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栽下酸枣树 叩响“致富门”

   本报记者 张恒  
  9月20日,在潼关县太要镇东太渡村的酸枣园内,一颗颗红绿相间的酸枣长势喜人,村民正在地里采收酸枣。  
  “我们栽种的酸枣主要是卖酸枣仁。等酸枣成熟了,捡拾掉落的酸枣,自然成熟的酸枣仁药用价值最高。酸枣采收期20天左右,每天最少需要用工10人。”酸枣园负责人韩静说。  
  2021年,韩静因为家中老人需要照顾,她和丈夫从新疆返回潼关老家开始创业。起初,父母并不支持她栽种酸枣树,说路边多是酸枣树,直到韩静以36元每公斤的价格从佳县收回一批客户要的酸枣仁后,反对声没有了。现在,父母成了韩静坚强的后盾,她的酸枣树种植规模达到150亩。  
  韩静不仅卖酸枣仁,还致力于酸枣树育苗。让韩静感到欣慰的是,经过4年摸索与改良,她们培育的酸枣新品种可以当年种植当年挂果。  
  “我的新品种酸枣树是利用社区闲置的废弃大棚栽种的,新品种酸枣树刺少,结出的果子大小均匀。”韩静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种植300棵酸枣树,一棵树保守收获3斤鲜酸枣。每斤酸枣仁卖300元,每亩地毛收入在1万元左右。”  
  村民张小楼在酸枣园打工两年了,她说:“在家闲着没事干,在这里栽苗、除草,一天能挣80元。再说这活又不重,下地干活,还安排车接车送。”  
  与张小楼不同,60岁的职保国管理着露天园子。他每天就像上班一样到地里查看酸枣树生长情况。“这些树耐旱、耐寒,比较好管理,每年需要防虫三到五次,其次就是除草。”职保国说,“我这年龄去外面打工不好找活,就算有活,来回折腾也挣不下几个钱。干这个营生,每月净挣4500元,咱还学到了种植酸枣树的技术。所以,我很珍惜这份工作。”  
  采访期间,韩静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有河北、河南的客户订货,也有省内外对酸枣产业感兴趣的人联系上门考察。韩静说:“最近,我要带着我的盆栽酸枣树去参加展会,给大家展示当年栽种当年挂果的新品种酸枣树。”  
  “我经常去河北、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对酸枣的了解越多,就越觉得这个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小酸枣浑身是宝,鲜枣健脾,枣仁安神,而且酸枣树好管理,效益可观。”韩静告诉记者,“现在,周围很多人都在关注酸枣产业,等更多人参与到这个产业的发展中时,我会发展深加工产业。先回收种植户的酸枣,让购买树苗的群众不愁销路。此外,把果肉和果仁分离,果肉加工成酸枣糕、酸枣果汁、酸枣醋,树芽做茶,酸枣仁加工成枕头等产品。”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