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手记
让“菜篮子”更稳 “钱袋子”更鼓
  ■黄敏
  蔬菜价格牵动千家万户,一头是居民的“菜篮子”,一头是农民的“钱袋子”。
  近期以来,多种蔬菜价格持续走高。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终端菜场,许多应季蔬菜价格比以前高了一大截,不少市民直呼“家常菜”不“家常”了,手里的“菜篮子”有点沉。但也有市民表示,蔬菜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价格很容易受天气、市场运行等因素影响。目前市场蔬菜供应丰富,加上政府调节、产销联动,大部分菜价在接受范围内。
  而在菜价上涨的这一个多月里,对菜农来说则是一个难得的“丰收月”。在高陵、泾阳等蔬菜主产区,菜农们收获满满、干劲十足。与此同时,面对“好价钱”,大伙儿并没有盲目扩大种植,而是精心管理在田蔬菜,为秋季蔬菜上市做足准备。
  从批发市场到终端菜场是蔬菜流通的“最后一公里”。为缓解近期高涨的菜价,我省多地一方面加强蔬菜田间技术指导,合理安排品种结构和种植规模,因地制宜发展速生性蔬菜生产;一方面加强信息监测,畅通“绿色通道”,并通过预冷储藏运输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市民餐桌始终保持新鲜蔬菜的供应 。
  “菜篮子”是基础民生,蔬菜保供稳价是道必答题。防止出现极端价格引发的卖难或断供,切实破解“菜贵伤民、菜贱伤农”问题,让市民吃得上、买得起,让菜农有收益、能稳住,是一项长期任务。眼下,随着一系列举措落地和秋季的到来,我省各地蔬菜产能持续向好,蔬菜供应量持续增加,这一切都将促进菜价拐点尽快到来。那时,居民的“菜篮子”会更稳当,更丰富;农民的“钱袋子”也会更充实、更有分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