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影路一超市内,多种蔬菜价格都涨了不少。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最近一段时间,常去逛菜市场的市民都会感觉到,蔬菜的价格涨了不少。就连一向亲民的黄瓜、青椒、卷心菜、空心菜等夏令蔬菜也开始走“高贵”路线了。“吃不起”“比去年贵多了”……很多市民纷纷感叹。
蔬菜到底贵到了什么程度?是什么原因导致蔬菜价格上涨?市场情况如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多方了解。
1 多种蔬菜价格上涨 “菜篮子”有点沉
8月20日一大早,西安市公园南路中段一家菜市场内,各类新鲜蔬菜应有尽有,现场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在一家蔬菜摊位前,市民陈燕买完菜后,一看总价顿时瞠目结舌。
“最近明显感觉到很多菜价都涨了,刚买的黄瓜6元一斤,空心菜7元一斤,西红柿4元一斤,确实有点贵。以前,我们一家三口一周买菜二三百元就够了,最近得四五百元。”陈燕说,夏季蔬菜通常都便宜,像黄瓜、西红柿等时令菜往年夏天都是一两元,没想到最近一个劲地涨。
在菜市场转了一圈,记者了解到,黄瓜、西红柿、西葫芦、青椒、菜心、长茄等菜价都很高,一些绿叶菜价格涨势更为明显,菠菜每斤涨到8元,韭菜7元,小白菜7.5元,茼蒿更是飙到了12元。
炎炎夏日,来一盘新鲜爽口的时令蔬菜本是很多人的心头好。然而,面对多种蔬菜高涨的“身价”,很多市民不得不精打细算。
“最近菜确实涨得厉害。像黄瓜,一个月前每斤还不到两元,现在翻了两三倍,绿叶菜也从两三元涨到五六元以上。”一家蔬菜摊摊主张晓军告诉记者,最近一些时令蔬菜批发价比往年这个时候的零售价还高,批发市场上很多时令菜是从山西、宁夏、甘肃等地拉过来的,运输成本大,加上损耗,菜价自然上涨。
记者走访多家商超发现,相比菜市场,商超蔬菜价格更“高冷”。在西影路一家超市蔬菜销售区,一排排价格标签十分醒目。苋菜5.58元,黄瓜6.98元,茼蒿14.8元,罗马生菜8.58元,韭菜7.98元,小葱12.8元,香菜10.8元……一眼看过去,除了土豆、洋葱价格比较亲民外,两三元一斤的蔬菜几乎没有。
尽管多种蔬菜价格高涨,但很多市民仍然保持比较冷静的看法。“涨价降价都是市场规律。再过一段时间,秋季菜上市了,价格肯定会降下来。”常在西影路一家生鲜超市买菜的市民赵惠云说,“超市每天都会供应不同品类的优惠蔬菜,有的菜价比之前还便宜。大家可以调整购买习惯,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蔬菜。”
2 菜价季节性波动明显 上行空间有限
最近蔬菜确实有点贵。从相关部门重点监测的30种蔬菜批发价格数据来看,自7月中旬以来,我省多种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其中西红柿、韭菜、茄子、黄瓜、圆白菜等菜价涨幅较大。8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蔬菜批发均价为每斤2.79元,环比上涨5.7%,重点监测的30种蔬菜呈28涨1跌1平趋势。
而本轮蔬菜价格波动并非个例。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批发价格数据显示,6月中旬至8月中旬,全国蔬菜日度价从每斤8.54元上升至12.02元,上涨40.7%。多地蔬菜价格持续上涨,其中绿叶蔬菜涨幅较为明显。业内人士认为,近期菜价走高,受供应偏紧、季节性上行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上涨空间有限。
“一般来说,蔬菜价格都会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每年7月至8月这段时间,正是蔬菜生产供应的‘夏淡’期,这个时候的菜价普遍都开始转入季节性上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泾阳蔬菜试验站首席专家张明科称,今年6月份以来,多地天气不稳定,高温、降雨天气较多,不仅不利于蔬菜生产,也影响蔬菜的采收、运输和上市,这是菜价上涨的原因之一。此外,春季播种的蔬菜此时都已采收结束,夏季播种的秋菜还没到收获季节,造成蔬菜供应减少、价格上升。
“多重原因叠加到一起,蔬菜价格上行就不难理解了。”在张明科看来,当前只是在售蔬菜有所减量,在田蔬菜仍然充足,这种“高价”只是暂时的。随着气温回落,蔬菜供应日渐充足,价格也会逐步回归合理区间。
3 多方合力调节供需 “高价”有望回落
对于菜农而言,今年7月以来蔬菜价格持续走高,是近几年来蔬菜市场行情最好的一年。
8月21日,在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菜农李小东正在自家蔬菜大棚里忙活。“最近一段时间,每天我都接到上百个客商电话,不是问菜价,就是急着要来拉货,只要有菜就不愁卖。”李小东边忙边介绍,“最近菜价确实好,品质好的黄瓜地头价在3.7元左右,好多年都没遇到这么好的价钱了。”
何村是设施蔬菜种植大村。这几年,凭着设施蔬菜产业,村里的菜农们不仅过上了好日子,也积累了丰富的防范市场风险经验。面对蔬菜价格上涨,大多数菜农们都能“稳”得住,李小东也有自己的看法。
“我种了两棚秋黄瓜,再有十来天就可以采摘上市,还能赶上这波好价钱。”李小东说,菜价上涨对菜农来说肯定是好事,但9月中旬后,各地大田蔬菜、设施蔬菜就会大面积上市,到时菜价也会慢慢回落,可不敢盲目扩大种植。
时值初秋,泾阳县近40万亩蔬菜正旺盛生长。在云阳镇焦家村,一排排设施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普罗旺斯西红柿、秋黄瓜等长势喜人。大棚外,成片的甘蓝、花叶菜等大田蔬菜也过了“定植”期,丰收在即。
“入秋后,天气凉爽,温差大了,地里的菜一天一个样。”站在地头,菜农张军旗高兴地说,“不出一个月,甘蓝、花叶菜就能采收了。从目前长势来看,今年产量、品质都不错,就算到时候菜价降了,收成也有保障。”
价格稳定,供应充足是关键。张明科介绍,目前全省秋季蔬菜种植面积稳定、长势良好。进入9月后,大部分蔬菜陆续成熟,国庆节前将集中上市,市场供应会更加充足,价格也将逐渐回归正常。他建议,菜农可加大生叶菜、牙苗菜等速生性蔬菜种植,做好集约化育苗,抢抓定植时间,进一步扩大冬前蔬菜生产。
连日来,我省各地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菜农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和丰产性。除了产地开足马力,各地也合理安排跨区采购和调运,完善秋冬蔬菜储存机制,及时为市场补给新鲜蔬菜,全力以赴做好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