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21日
回味秦腔
丁继坤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当秦腔《三滴血》悠扬动听的唱腔响彻在耳旁时,那宽宏大嗓勾起了我对秦人秦声的回味。秦腔伴随我长大,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之中,使我在茶余饭后得到了美妙的艺术享受。
小时候,每逢春节或村里操办红白喜事,家乡人都要请戏班子来唱秦腔。秦腔演唱中,主要有四生、六旦、二净、一丑等扮演角色;在曲调上,有欢音、苦音等唱腔之分;在板式方面,有慢板、尖板、滚板、摇板、代板等敲打形式。那时候,有的农民在田间地头边干农活边哼唱秦腔;有的端着老碗边吃饭边听秦腔;有的利用空闲时间,聚在一起,排练秦腔……整个乡村陶醉在秦声秦调中。不论是秦腔耳熟能详的戏曲内容,还是高亢激昂或婉转动听的腔调,都渗透到庄稼人的生活里,融化在农村人的血液中,成为三秦大地一道文化大餐。那秦声秦韵使农民在繁忙的劳动中,忘记了疲劳,消除了烦恼,使大家心情舒畅、其乐融融。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们村文化站组织了一场新春演唱会,秦腔成了压轴戏。为了办好演唱会,爱好秦腔的男女老少齐动员,共同排演节目。有的请来了名角指导,利用空闲时间排练。有的购买了马友仙、商芳会等演唱的秦腔碟片,一遍一遍地播放,跟着学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认真学唱,大家的秦腔演唱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大年初一,大家身着节日的盛装,敲锣打鼓扭着秧歌,一场别开生面的秦腔演唱会便正式开始了。演唱会上,上至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小孩,都使出浑身解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辛苦了一年的庄稼人一展歌喉,尽情吼唱。虽然唱腔有时跑调,有时记错唱词,但重在参与,大家都能理解,给予鼓励。特别是60多岁、曾获得韩城市业余秦腔大赛奖的史月英演唱《王桂花纺线》,表演动作优美,唱腔有声有色,把演唱会推向了高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家从农村吃、穿、住、行中发生的新变化,歌颂党的好政策,歌唱幸福新生活,展望美好未来,充分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在寓教于乐中足足过了一把秦腔瘾。
回味秦腔,我总能体验到那粗犷朴实、荡气回肠的独特魅力,体验到那源远流长、浑厚豪放的文化精髓。秦腔像一杯浓茶,细细品味让人意味深长;秦腔像一部史书,烙印着关中数千年的万象变迁。
回味秦腔,它是深入百姓生活的艺术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手法。“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秦腔这门演唱形式和文化艺术早已家喻户晓,牢牢地扎根在三秦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