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走进陕北之北——墙头
  严维佳

  墙头,位于榆林市府谷县城以北50余公里,秦晋蒙三省区交界处,东邻黄河,水草丰美,风光旖旎,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称。
  甲辰六月,千年府州,天蓝地阔,烈日炎炎,塞上夏浓。作为第二届刘成章散文奖获得者,我随“全国著名作家走进府谷采风团”一行,沿陕晋黄河1号旅游公路北行,出府州古城,过天桥电站,穿晋陕峡谷,走进了墙头农业园区。
  黄河入陕第一湾
  车子快驶入墙头地界时,黄河开始变得开阔平缓,河水也由浊黄变得清蓝,河边的绿树与农田明显多了起来。路旁的山势一改晋陕大峡谷处的山高坡陡、怪石嶙峋,呈现出连绵起伏、五彩斑斓、古老苍劲的丹霞地貌。
  冲上河西岸一段起伏的山路,我们首先抵达“黄河入陕第一湾”观景台。站在高台北望,黄河从蒙晋大地浩荡着奔流而来,在墙头形成一个巨大的“S”型弯,河西秦地,耸立的丹霞崖石上“黄河龙湾”摩崖极为醒目。俯瞰脚下,黄河在此犹如一张巨大的太极图,阳极是水草丰美、绿树成荫的塞上江南,阴极是丹霞秃岭、墩台高耸的大漠孤烟,让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景象。
  黄河入陕第一湾相比乾坤湾、太极湾,之所以被称为“龙湾”,据说是因宋太祖赵匡胤祖籍是墙头乡赵家山村人,村上至今还有赵匡胤故里祠,河边山顶上矗立着赵匡胤石雕。“龙湾”还是黄河入秦之首,是为“秦源”,两岸皆崖石坚土,水从中流,无泛滥之患,是为“德水”。据《史记》记载:“秦灭六国,自以为得水德之助也,故名黄河为‘德水’。”墙头乃秦源“德水”之地,是旧时“府谷八景之一”。
  极目“龙湾”,黄河在此如潜龙游动,神秘莫测,抚古思今,令人流连忘返。
  雄鸡一鸣闻三省
  从“龙湾”逆流上行数公里,即是陕西八百公里沿黄旅游公路零公里起点——秦晋蒙三省区界碑处。黄河古渡口旁竖立着国务院设立的省界碑石,三角石柱上分别刻有汉、蒙文字的三省区名称,黄河对面是山西省河曲县城,北邻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作为扼守晋蒙入秦咽喉,这里比邻黄河天险,左有高耸的莲花辿,右有雄立的鸡鸣山,可谓鸡鸣闻三省、秦地北大门。
  漫步莲花辿,只见黄河将河西坚固的丹霞地貌冲击成起伏错落、姿态万千、巨石巉屼、阗骈危耸,更有河水九曲龙盘环绕,宛若一大池勃绽之莲苞,栩栩如生。据考证,此丹霞奇特景观形成于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三叠纪的侏罗纪、白垩纪之间。其得名源于康熙36年(1697年),康熙第三次亲征噶尔丹经过此地时,被眼前五色斑斓的丹霞奇观所吸引,不禁放慢了行军的脚步,当得知当地人将其形象地称为五花肉石,又无地名时,便将此景命名为莲花辿(为“步伐缓慢”之意)。
  登上鸡鸣山,眼前的山西省河曲县城尽收眼底,连接墙头与对岸的黄河古渡口,是千百年来两岸人民秦晋之好的重要标志和商贾往来的重要口岸。山顶昂首雄立的大红公鸡塑像,约有十几米高,其通体皆红,雄壮威武,东望山河。
  扫码付费后,中华雄鸡发出的“呜呜呜”鸣叫,顿时响彻云霄,回荡在黄河之巅、三省之间,如黎明曙光到来前催人奋进的号角,令人振奋不已。
  万里长城墙头起
  一路上,采风团的作家们游兴甚浓,谈笑风生,对墙头地名的由来颇感好奇。有的甚至把此地与儿时看过的山东梆子戏电影《墙头记》联想起来,猜想这里怕不是悲催的张木匠,被两个不孝儿子(大乖和二乖)推上墙头的地方吧。
  可当车子驶入位于黄河岸边的墙头村时,站在“明长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碑石前,方知这里竟是修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从东到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明万里长城陕西段起点。据说,由于东依黄河、西接黄土高原,当年修筑长城时均采用就地取土取水,夯土砌砖而成,形似高墙,又因此墙为明长城入陕的起点而得名——墙头起。久而久之,当地人就将“墙头起”简称为“墙头”,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依然巍然屹立着的明长城早已青砖脱落、残垣断壁,很难想象它当年的雄壮与巍峨,只留下黄河岸边、高原之上、旷野荒草间座座孤零零耸立的夯土墩台。我们无法登上数十米高的墩台,一览长河落日、长城西去的壮美景色,却在近乎苍凉的明长城遗址前陷入了沉思。
  如今,虽然有形的万里长城已变成了历史,但无形的众志成城正变成现实。这也是人们在墙头起的地方,所感受到的历史与时代变迁吧。
  黄河府谷富墙头
  返回府谷县城前,我们自北向南纵穿墙头农业园区。正值夏忙,河风习习,塞上江南,绿意盎然。沿路田野路网纵横,水网遍布,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瓜果飘香,丰收在望,村民们正在忙着收获沙滩西瓜,汗水里写下满脸的甜蜜与幸福……
  在府谷,人们曾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府谷富墙头”之说。由于地处黄河湿地,三省区交界,墙头这个不足5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000人的农业园区却有万亩水浇地,农业种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农业、畜牧业发展得天独厚,历史悠久,其中沙滩西瓜、花生和白菜是“墙头三宝”。另外,海红果、玉米、红薯、小杂粮、水产花卉、畜禽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文化旅游业也快速发展,呈现出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交融荟萃,农林牧文旅五业兴旺的繁荣景象。
  著名作家梁衡先生在府谷时曾写道:“现在,当我手抚翠柏,遥望山河时,这里虽然还有残存的戍楼、烽火台,但边境线早已北移到千里之外。只见山下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天边飘荡着蒙古族的长调,而黄河两岸田连阡陌,稻黍遍野,汉家炊烟袅袅。当年的古战场已演变成一片和平祥和的土地。”
  来吧,走进府谷,走进墙头,感受大河蜿蜒,长城巍峨,鸡鸣三省,秦源“德水”,蒙汉交融,秦晋之好。
  陕北之北,塞上江南,和美墙头,绝对会让你不虚此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