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秦农论语
让乡村博物馆“活”起来
  ■ 方腾
  近年来,随着对乡村文化保护传承的持续推进,乡村博物馆应运而生。作为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乡村博物馆是助力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
  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各地纷纷都建起了自己的乡村博物馆。然而,很多乡村博物馆没有客流量,冷冷清清,有的甚至上了锁。目前,只建设、难运营成为很多乡村博物馆面临的困境。因此,不仅要建设好乡村博物馆,更得运营好、发展好乡村博物馆,让乡村博物馆“活”起来,在乡村振兴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如何让乡村博物馆“活”起来?
  挖掘资源,展现特色,避免千馆一面。部分乡村博物馆只是简单陈列一些老物件,如织布机、风车、石碾等,并未深层次体现该村的特色历史文化,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从而吸引力不足。还有的乡村博物馆展现形式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导致游客体验雷同,难以留下深刻记忆。因此要深入挖掘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可重点展示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多方位充分展示当地文化魅力。
  创新展示方法,打造沉浸式体验,吸引游客。在设计乡村博物馆时,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科技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让游客趣游博物馆。比如采用VR模拟技术与游客形成互动,激发游客的兴趣。另外还可尝试变装参与性活动,将展览与活动有机结合,促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相关文化。
  要让乡村博物馆持续发展,还应该打造品牌。在运营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品牌塑造和传播,让其成为区域内地标性的乡村文化窗口和文化品牌。以整合的思维打造乡村博物馆,整合业态布局,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用乡村博物馆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辅相成,让村民既富脑袋也富口袋。
  实现乡村博物馆的长效运营,还需破解人力财力不足的问题。政府可增加专项资金用于乡村博物馆建设和运营,同时提倡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乡村博物馆成长。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总之,乡村博物馆作为乡村文化的新兴载体,我们应积极支持和引导其发展,让乡村博物馆“火”起来,“活”起来。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