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颗苹果背后的致富故事

 

4月9日,在延安市安塞区建华镇武家湾村的苹果园,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陕西分公司工作人员现场设计苹果花期冻害试验方案。(资料图) 
 

4月15日,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农气专家在安塞区建华镇武家湾村的果园里查看苹果物候情况。(资料图) 
 

4月23日凌晨4时,在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瓦子村,随着智能防霜冻发烟筒点火发烟,果园上空烟雾升腾,苹果花保住了。(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敏 赖雅芬  
  一次霜冻,苹果坐果率就会大大降低;一次冰雹,全年苹果收成或将泡汤;一次虫害,果农可能就白忙活一年……一颗苹果从开花、坐果到采摘上市,气象灾害风险无处不在。如何将风险降到最低,让“小苹果”丰产又丰收?如何为果农兜住“钱袋子”,让大伙儿减产不减收?在我省苹果产区,“气象+保险”模式的涌现,正让“小苹果”挑起的“金扁担”更有技术含量、更有幸福味道。  
  气象+保险,防灾减损添底气。近年来,省气象部门深化“气象+保险”合作,围绕苹果特色产业,加快推动气象融入产品开发、理赔评估等各个环节,将“靠天吃饭”转变为“看天定损”,助力保险业更好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为防灾减损、助农惠农添智增力。  
  1 从“护花”到“减损” 双保障给果农吃下“定心丸”  
  因为“气象+”,延安果农不再看天吃饭。  
  “4月那场低温霜冻天气前几天,我们就收到预警,加上气象部门和保险公司早早就在果园里布好了气候监测设备和防霜冻烟炉,我的苹果花基本没受影响。”6月21日,在延安市安塞区建华镇武家湾村,正在果园干活的果农张云生高兴地说,“今年我参加了农业保险,心里愈发踏实了。”  
  张云生务了20多亩果园。4月初,苹果花渐次开放,一条花期冻害预警信息却牵动了每个果农的心,张云生也不例外。  
  “当时,气象预报说4月13日到14日有降水、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在16日早晨5点至7点。要是苹果花冻了,那可就完了。”张云生说,“气象部门提前预警、保险公司提前防御算是给苹果上了‘双保险’。苹果花护得好,坐果率不比往年差。”  
  在陕西,苹果种植面积930余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1310亿元,是全省兴业富民的“金钥匙”产业。护住苹果花就能保住一年的收成。  
  每年春季,从露红冒出花朵到幼果期,苹果树耐低温能力最差。不巧的是,今年4月中旬,低温霜冻天气席卷延安部分地区。而此时,苹果正处于盛花期,如果没有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收成就会受影响。  
  事实上,一场多方联动的“护花”行动早已开启:去年,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联手中华联合财产保险陕西分公司,以苹果花期冻害防御为切入点,发挥网格化气象预报、预警及监测优势,初步实现了霜冻发生时间准确预报监测、烟炉防霜一键式点火和遥控智能化控制等目标,大大减轻了承保户苹果花期冻害灾害损失,气象服务产生直接效益超120万元。今年4月9日,双方又在延安六区(县)开展苹果花期智能防霜冻示范作业,做好防灾减损力量前置,给果农吃下了“定心丸”。  
  “我们按照1摄氏度进园、0摄氏度点火原则及时预警响应,通过熏烟人为干预果园小气候,最大限度降低霜冻天气对苹果花期的影响。”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主任刘跃峰告诉记者,4月16日凌晨4时,武家湾村等多地果园温度接近0摄氏度,防霜冻烟炉烟雾体自动引发。在烟雾升腾中,果园气温缓缓回升。  
  减损增效有实招,护花保果收成好。眼下,在延安各地苹果园,一颗颗苹果簇拥在繁茂的枝头上,丰收的味道已然弥漫。  
  2 从“云上”到“兜底” 双发力为苹果系上“安全带”  
  炎炎夏日,行走在延安市宜川县的山野田间,一片片山地苹果长势喜人。宜川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是苹果最佳优生区。在这里,30万亩苹果树错落分布,一条以苹果为主、产值超过18亿元的全产业链勾勒出果乡美、果农富的美好画卷。  
  “地还是那块地,以前是土里刨食,现在是地里刨金咧,收成翻了好几番。”在宜川县云岩镇瓦子村,果农赵延看着满树套了袋的苹果感叹不已,“政策好得很,平时有技术人员指导、气象监测服务,今年又给苹果上了保险,相当于给我们生活兜底。大伙儿心都不慌了,一个比一个干劲大。”  
  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扩展,陕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苹果产区。然而,延安地处黄土高原,苹果种植极易受“倒春寒”侵扰,导致生长期内的苹果遭受冻害风险增大,直接影响当年产业经济收益。  
  让传统苹果种植摆脱“靠天吃饭”,少不了气象信息化“云”和保险兜底双向发力的功劳。这两年,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联手中华联合财产保险陕西分公司,围绕苹果风险减量,探索“气象+保险”应急联动机制,并在宜川等地保险承保村提前布局,运用智能化防霜技术、果园小气候综合防御体系,实施风险减量“直通式”服务,以“防”“赔”结合等方式,推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应用升级。  
  “今年,我们试点推出的苹果气象指数保险,是以气象数据为依据计算赔偿金额的一种产品,一旦气温、降雨量等气象指标触发理赔阈值,种植户就能获得赔款,能有效化解风险,快速支持农户灾后自救。”中华联合财产保险陕西分公司专家罗斌称,灾后赔,更要灾前防。苹果气象指数保险让气象灾害风险有了“兜底”保障,不仅为苹果产业系上了“安全带”,也让果农种果有盼头、有保障、见成效。  
  苹果一怕“雹”,二怕“霜”。多年来,在农业保险理赔中,苹果花期冻害影响是科学定损和投保农户理赔的重点。如今,气象和保险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能更好地实现苹果产业防灾减损、提质增效。同时,随着创新推进服务模式、加快产品研发推广、推动技术成果落地,苹果产业发展趋利避害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苹果保险减损、气象服务增效”正加快转化成满园硕果累累和果农越来越充实的“钱袋子”。  
  3 从“气象”到“金融” 双驱动让产业发展更有力  
  最近几天,延安市富县羊泉镇侯家庄村村民樊建民没事就往自家果园里跑。套完袋的苹果已经有小孩拳头那么大了,密密匝匝挂在绿叶丛中,金黄的袋子在阳光下闪着光,樊建民越看越觉得养眼。  
  “多亏了气象保险提前干预,我家的苹果没受灾,今年肯定又是个丰收年。”在果园里转了一圈,攀建民对今年苹果收成愈发有信心了。  
  务了十多年果园,樊建民最头疼的就是每年苹果花期可能遇到的“倒春寒”。  
  “今年,我们村果园都投了保。刚进入四月,气象部门和保险公司又是提前预警,又是安装防御设备。气温一到临界点,防霜冻烟炉就自动冒烟,我和乡亲们都插不上手,果园气温就回升了。”在气象保险双向发力下,苹果花护住了、果子坐稳了,樊建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就算受了灾,咱还有保险,心里稳着哩。”  
  苹果产量和品质会受到多种气象灾害的影响。为发挥苹果保险的风险转移和损失保障功能,近两年,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联手中华联合财产保险陕西分公司积极推进气象与保险协同发展,以苹果花期冻害气象指数保险为突破口,聚焦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科技创新、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开展苹果气象灾害精细化风险区划。  
  同时,研发新险种和金融衍生产品,共建“气象+保险”防灾减灾新模式,推动落实灾前、灾中和理赔定损全链条服务,切实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撑起一把遮风挡雨、平抑风险的“保护伞”。  
  让数据多跑路、果农少跑腿,气象保险服务再提速。“我们开通了气象证明绿色通道,为快速理赔提供科学依据。接下来,还将上线气象证明网上办,避免果农为开具气象证明两头跑。”刘跃峰介绍,为筑牢苹果防灾减损第一道防线,双方将通过试验示范,科学防御花期冻害,不断提高苹果产业抗风险能力。  
  小投入大保障。一系列精细化、专业化、针对性的气象指数保险活跃在田间地头,以“金融活水”浇灌绿色果园,苹果这颗“致富果”的成色越来越足了。未来,随着“气象+保险”服务业态不断延伸,这颗“苹果”还会引申出更多、更精彩的致富故事。  
  (本文素材提供: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勇 张明)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