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回首
那片杉树林
  李永恩

  一天午后,我和儿子沿着河边散步。小草青青,流水淙淙,田野里种着各种蔬菜,今年雨水多,长势喜人。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316国道,一片郁郁葱葱的杉树林映入眼帘。
  “好美的一片杉树林!”儿子赞叹道。远看,杉树像一支支水彩笔,在天地间绘了一幅苍翠巨画。细看,棵棵杉树拔地而起,高大挺直,直插云霄。夏天,公交车经过这里,司机们会很配合地放慢车速,让乘客欣赏窗户的风景。树下,整天都有瓜农卖瓜,不时有私家车停下,在品尝过纯正酥甜的瓜果后,爽快地买几个带回家。
  “你知道这片林子是谁栽的吗?”我眨巴着眼睛问儿子。
  “还用问吗?肯定是你们。”儿子从我的眼神和语气中看到答案了,或者是小时候我告诉过他吧。
  20世纪90年代初,安恒二级公路改扩建结束后,公路两边原来的白杨树全被移走。白杨树枝条繁多,木质酥脆,容易断裂,不适合作为行道树。于是,城建部门决定栽水杉。上级部门把任务分派到沿途乡镇,乡镇又把任务分派到各单位。我们学校栽种的范围是洋溢河以西、国道两边的200多米这一段。这里的地势高、斜坡长,任务量最大。
  栽树前,学校先派老师丈量长度,再把任务划分到各班。班主任接到任务后,先讲相关的要求,再把任务分到各小组,同时让学生带上铁镐、铁锹和水桶等工具。
  栽树那天,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拿上工具,扛着旗帜,昂首阔步地到达任务区。一到目的地,学生们便兴高采烈地干起来。他们懂得栽树的坑要挖大,这样树的成活率才高。挖坑是个力气活,先用铁镐开挖,然后拿铁锹把坑里的土铲出来,再用铁镐继续挖。如此几番,半人深的坑就挖好。于是,拿来树苗,一人扶树苗,另一人填土。倒两桶水后,再填土,用脚踩实,算是完工。水是从洋溢河里提的,虽然没多远,但是不停地上下坡,很多人弄湿了衣服,但没有人在意。
  半天时间,师生们把种树任务完成了。看着种好的杉树,大家特别开心。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每当路过这段国道,看到郁郁葱葱的树林时,就会想起过去的一切,觉得种树很有意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看见这片树林,我就会想起这个成语,就会想起属于我们的青葱岁月。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