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大棚平菇朵朵开
  本报记者 赖雅芬
  5月20日,在蓝田县灞源镇董家沟村的食用菌产业园里,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走进棚内,一股清新的菌香味扑鼻而来,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平菇从中“钻”出,就像撑开了一把把“致富伞”。
  眼下,正值平菇采摘上市的好时节。棚里,村民们正穿梭在菌棒之间,麻利地采摘、装筐、搬运。在大棚的另一边,几名工人把挑选装筐的平菇清洗入库,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每年5月,董家沟村的平菇就会进入收获期。而这个时候,也是大伙最忙碌的时候。一大早,麻养强就在棚里忙活开了,“咱这儿每天产鲜蘑菇3万斤以上,虽然忙忙碌碌,但大家伙心劲儿特别大。”
  51岁的麻养强是董家沟村14组村民,这两年一直在村上的食用菌产业园务工。“我在园区负责搬运蘑菇,每月4000元,这儿离家也近,挣钱顾家都不耽误,方便得很。”麻养强穿梭在棚里棚外,干得越发起劲。
  平菇是董家沟村的支柱产业。2022年,在西安市未央区政府的帮扶下,董家沟村建起了一期占地15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2023年又进行了二期扩建,流转了附近磨岔、秦谷、西河寨等几个村子的土地,带动灞源镇东部整体发展平菇产业。
  “我们采取‘龙头企业+集体经济+村民参与’的方式,进行平菇的生产、培育、管理、销售,实现了壮大集体经济和带动群众增收双赢。”董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阮金栓称,2021年以来,村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各项扶持政策发展平菇产业,既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又让群众不出村就能有份好营生。
  这两年,董家沟村将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立足自身地域资源禀赋,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规模化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让小平菇撑起乡村振兴群众致富产业梦,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助力董家沟村走上一条高效能的现代农业增收致富路。
  小平菇发展成大产业,掘开了富民增收的“源头活水”。如今的董家沟村,已用食菌产业探索出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致富产业紧密结合的新路子。“接下来,我们将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平菇栽培生产、销售,实现产业兴旺,从而铺就一条产业振兴路。”阮金栓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