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春耕备耕忙
又到一年春灌时

   王缠卫  
  “春灌是上肥水,早春也是小麦返青拔节期,只要管得好,丰收有保障。”3月7日,省泾惠渠灌区的农户黄立锋看着浇灌过的麦苗满意地说。  
  黄立锋是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北孙村种植户,流转农田300亩,一直依靠省泾惠渠水作为浇灌来源,去年小麦亩产约600公斤。他说:“泾惠渠渠道上的建筑物设施齐全,农户浇地方便。这要感谢咱灌区的工作人员管护服务好。”  
  “这段时间,站上全部人员都在春灌现场来来回回跑,实现站、段、斗三级渠系巡查,农户浇地一点都不会耽搁。”省泾惠渠灌溉中心高陵管理站站长张拴定说。目前,灌区斗口引水流量已达每秒13立方米,春灌累计斗口引水超400万立方米,已经进入春灌高潮。  
  省泾惠渠灌溉中心灌溉管理处干部杨晓光介绍,春灌以来,灌溉系统各单位组织人员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墒情、苗情,因地制宜制定春灌引水计划,严格执行用水申报和水量结算制度,全力以赴满足灌区群众灌溉用水需求,保障灌区粮食安全和夏粮丰收。  
  “今年初,三渠管理站提前谋划,迅速完成了辖区全渠系的安全巡查和清障工作,并开闸放水,在灌区率先启动春灌抗旱工作。”省泾惠渠灌溉中心三渠管理站站长杨新利介绍,同时在村组显眼位置张贴水价公示表,在田间地头设立流动水价公示牌,全面实行APP线上水费收缴,切实保障灌区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增加水费管理透明度。  
  “这18亩地是长畦改短畦、宽畦变窄畦,不到1个小时能浇1亩地,渠道上闸门多,浇地快、还节水。”泾阳县三渠镇三渠村韩家组农户桑圣乾连说现在浇地方便多了。说话间,一畦地浇好了,桑圣乾轻轻在地头戳了一个口子,随着水流发出的“嗞嗞”声,滋润着干涸的土地焕发生机。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