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三上鸡公岩

  李永明

  前几天,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冬天拍摄的鸡公岩视频。画面中,重峦叠嶂、群峰拥抱,鸡公岩自成一景,独特无比。说起来,我和鸡公岩还有一段渊源,曾经在鸡公岩所在地青套村驻村帮扶三年,还有一段三上鸡公岩的往事。
  鸡公岩地处风景秀美的汉滨区石梯镇青套村,对面就是旬阳市的段家河。汉江沿青套村蜿蜒而下,江水清澈,碧波荡漾。这里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村民淳朴善良,著名作家京夫撰写的长篇小说《八里情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使默默无闻的弹丸之地声名远播。在青套村驻村帮扶时,当地村干部刘孝宁告诉我,这里的鸡公岩是安康市唯一的一处雄鸡风景。天然形成的石头鬼斧神工,不管是远看还是近看,都是雄鸡报晓的样子,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一天傍晚,我和帮扶干部老赵从群众家里回到村部,见天色还未暗,两人商议去鸡公岩看风景。村部离鸡公岩不到两公里路程,我们很快就走到鸡公岩山下。从下往上看,鸡公岩是一条陡峭的山崖,高耸的山峰上面有块大石头,像威风凛凛的“公鸡”,形象逼真。我很想到山顶看看,但老赵说天马上要暗了,这里路况复杂,山高坡陡,山下是万丈深渊,特别危险。老赵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我望着陡峭的山峰,心里也有些胆战。第一次上鸡公岩的计划就泡汤了。
  第二次上鸡公岩是盛夏的一天。青套村离汉江近,依山傍水,江风习习,住在村部倍感凉爽。一株硕大的蔷薇挂满了粉红色的花朵,从墙角一直攀上屋顶怒放着,成为村部一道亮丽风景线。青套小学丁校长介绍,这株蔷薇花是从鸡公岩山上挖回移栽的,沾了鸡公岩的灵气才长得这么茂盛。看着这株耀眼的蔷薇花,我又想去探寻鸡公岩了。刚好老赵午饭后正在院内走路,我邀请他再去鸡公岩,他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沿着山村公路行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鸡公岩山下。为了安全,我们从农户家里借来两根木棍防身。一路上,山路崎岖,荆棘丛生,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掉下山崖。树丛里的野蜂“嗡嗡”叫个不停。听当地村民讲,这里的胡蜂很多,能蜇死人。一路上,我们都小心翼翼,但走到半山坡,竟然迷路了。人在树丛中走,根本看不到鸡公岩的尊容,四面都是山,上不去下不来。在紧要关头,听到有人高喊着让我们下山。原来,村主任担心我们的安危,派人来找我们了。最后,我们只好下山返回。第二次上鸡公岩的愿望又落空了。
  驻村三年,我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临走时,我和老赵商量,想办法再上鸡公岩,不要留下遗憾。老赵和村干部交谈时得知,要想上鸡公岩必须有村民引路,方可上去。村干部给我们引荐了一位村民。他叫陈鑫柱,长得高大魁梧,体格强健结实。听陈鑫柱讲,他常年放牛羊,走遍了青套的每座山,对鸡公岩更是熟烂于心。
  上山时,陈鑫柱拿了一根木棍和一把弯刀,走在前面带路。他上山的速度很快,遇到灌木杂草挡路,就用弯刀砍掉开路。我们紧跟他身后,像走迷宫一样穿行。当走到鸡公岩半山坡时,几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周围是悬崖峭壁。望着下面的深渊,我的腿都在打颤。陈鑫柱提醒我们,不要害怕,眼睛朝上看,不要往下看。他先从两座山中间的空隙穿过去,然后再返回,带着我们小心通过。越往山上走,路越来越窄,陈鑫柱总是钻山探路,安全通过时,才让我们走。
  “哎呀!”突然,陈鑫柱用手指向一处植物,像发现新大陆般高兴。他右手指着几株绿草介绍,这是野生的铁皮石斛,特别少见。终于,我们登上了鸡公岩山顶。
  这里千仞绝壁,绝壁最上面是山峰,全是光溜溜的岩石,中间山峰最高,大幅度向外倾斜。站在上面,登高望远,心旷神怡。仔细抚摸着鸡公岩石头,就像捧着心上人的脸,疼爱又饱含温存,心里感叹,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次,终于登上鸡公岩,实现了我上山的夙愿。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