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延安市车村煤矿一号井 凝心聚力谋发展 开拓创新谱新篇
    延安市车村煤矿一号井综合办公楼。(资料图)

  郝兆龙
  没有喧天的锣鼓,没有华丽的仪式,经历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近日延安市车村煤矿一号井顺利实现“联合试运转”。
  延安市车村煤矿一号井(以下简称“车村一号井”)于2017年5月开工建设,是延安车村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企业,也是延安市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和提升煤炭产能的重要支撑项目,属煤炭资源整合项目。
  矿区井田面积约120.2791平方千米,地质储量2.4亿吨。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属低瓦斯矿井。目前,主要开采3号煤、5号煤、3-2号煤。煤种为QM45~46号气煤,属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高挥发、强黏结的富油煤,属国内外稀缺的炼焦配煤,也是优质的化工原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Mt/a,服务年限60.1年。
  矿区地面行政办公、后勤保障、环保“两站”等生产生活辅助及洗选配套设施已全部建成投运;井巷“采掘机运通”+排水六大生产系统和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全部投入运行,井下工业环网已形成,实现了4G通讯全覆盖,中央变电所及水泵房智能巡检机器人已投入使用。
  井下采用三条斜井开拓,中央并列式、抽出式通风。同时,响应国家号召,将3101综采工作面、5103综采工作面确立为首采工作面,进行智能化建设,两个工作面同时装备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掩护式液压支架等先进智能化设备。采用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对采煤、运输、通风、洗选等环节实行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
  3-2号煤薄煤层沿空留巷开采和5号煤层小煤柱开采,曾是影响矿井工作面布置和安装的两大难题。“车村一号井”勇于尝试,在3101综采工作面实施了预裂切顶沿空留巷技术,创新性地使用了产气具岩石预裂装置,使顶板预裂更加安全、高效,将5103综采工作面与5104综采工作面间煤柱从20米减小至8米,降低了巷道掘进量,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
  为使矿井尽快进入“联合试运转”,“车村一号井”成立了“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试运转的组织领导工作,精细管理各个环节。按照《陕西省煤矿建设项目联合试运转和竣工验收管理办法》(陕发改能煤炭〔2019〕1061号)规定,对文件资料和井上井下现场进行反复自查,并邀请行业专家对矿井建设进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随着3101综采工作面和5103综采工作面切眼的贯通,首采工作面正式进入了安装阶段。“车村一号井”以保安全、创品牌为目标,精心筹备科学组织,对施工计划、施工工艺、人员组织、现场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充分研判和全面部署,细化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从设备选型到现场安装,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多方调研智能化工作面安装工程相关的施工环境、设备配套、车辆选型等相关信息,最终形成了设备配套选型、运输设备选型方案,并得以批复通过。
  同时,“车村一号井”加强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全面了解设备安装与运输情况,巡查重点场所,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协调相关人员现场处理。各设备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全过程跟踪指导,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故障及时解决与排除,确保每台设备都能正常运转。
  全矿干部职工紧盯任务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牢牢握住“任务表”与“施工图”,大打工作面安装攻坚硬仗。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终于在2023年5月完成了3101综采工作面、5103综采工作面的安装。于2023年7月5日取得省政府联合试运转批复,3号煤、5号煤转入了“联合试运转”。
  延安市车村煤矿一号井联合试运转的顺利进行,标志着矿井进入了高效稳定的发展阶段,大幅提升了集团公司的发展能力,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干劲和信心。
  矿井投入生产后可以为社会提供120万吨/年的优质煤炭产量,每年创造经济价值10亿元,为社会解决约800个就业岗位。
  接下来,“车村一号井”将继续坚持“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矿井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要求建设,抓住国家能源保供和释放优质产能机遇,拟将矿井建设规模调整为300万吨/年,攻坚克难,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