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5日
我省托起留守儿童稳稳的幸福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12月1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工作理念,全力护航全省3677名孤儿、709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14万名农村留守儿童、21.9万名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持续提升全省791.68万名未成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儿童福利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我省推动省、市、县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覆盖,抓好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形成了强有力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推进机制。推进市县级未保机构、乡镇(街道)未保站、村(居)儿童之家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建设市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75个,基层未保工作站442个,儿童之家2050个;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382名,村(居)儿童主任20296名,市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实现全省全覆盖。
我省健全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响应机制,以入户探访为基础,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摸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底数。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等8部门持续巩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十大专项行动”成果,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监护水平、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同时,我省持续发挥陕西省12345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作用,截至目前,处置热线救助个案101例。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需要家庭关怀的现实心理需求,指导有条件的机构、社区工作人员,探索打造类家庭服务模式,完善儿童心理和情感体验,促进其健康成长。
我省还鼓励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依托社会工作服务站,指导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工机构和专业社工人才,围绕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等八大领域开展服务。
下一步,我省将尽快完善家庭、学校、网络、社会、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同时,由省民政厅联合14部门出台相关规章制度,选优配强基层工作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夯实基层工作力量,织密织牢儿童的“保护网”。
据了解,我省推动省、市、县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全覆盖,抓好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形成了强有力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推进机制。推进市县级未保机构、乡镇(街道)未保站、村(居)儿童之家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建设市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75个,基层未保工作站442个,儿童之家2050个;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382名,村(居)儿童主任20296名,市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实现全省全覆盖。
我省健全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响应机制,以入户探访为基础,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摸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底数。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等8部门持续巩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十大专项行动”成果,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监护水平、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同时,我省持续发挥陕西省12345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作用,截至目前,处置热线救助个案101例。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困境儿童需要家庭关怀的现实心理需求,指导有条件的机构、社区工作人员,探索打造类家庭服务模式,完善儿童心理和情感体验,促进其健康成长。
我省还鼓励支持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依托社会工作服务站,指导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工机构和专业社工人才,围绕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等八大领域开展服务。
下一步,我省将尽快完善家庭、学校、网络、社会、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同时,由省民政厅联合14部门出台相关规章制度,选优配强基层工作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夯实基层工作力量,织密织牢儿童的“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