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1日
老房变民宿 农民喜增收
本报记者 崔福红 通讯员 谭海波 刘臣
“今年下半年,我断断续续在民宿工地务工了一个多月,收入6000多元。”11月28日下午,正在工地埋自来水水管的工人张金怀,一边挖沟一边介绍,他们现在干的是民宿建设扫尾工程。
张金怀是宁陕县广货街镇广货街社区老安组村民。他所说的民宿,是老安组田园综合体项目——老安山居民宿。
该项目为广货街镇广货街社区老安组民宿集群1期示范项目,年度总投资1500万元,对老安组集中连片的7户民房进行改造,建设可容纳188人就餐、客房床位84个的精品民宿。
“大屋场院子的房子改了,样子比以前好看,环境也变好了。”正在给草地浇水的村民张改承接过话茬,73岁的他在这里已经住了34年了,务农发展产业一年能有1.2万余元的收入。没想到,“老房子改民宿”让他还能再挣一份“轻巧钱”,在民宿项目负责绿化一个月工资3000元。
“那个院子是我们的老房子。”村民樊义林指着一个木架门楼、仿古围栏、风格古朴与现代兼具的小院介绍说。大屋场院子原先住有7户30多人,他在安置点买房后,老房子就闲置了。之前,他在老房子开过一段时间农家乐,季节性太强,收入不稳定。去年10月,他搬到集镇开了个小餐馆,大小6间房租赁给建民宿。
随着冬季的到来,广货街的旅游也进入淡季,餐馆关门得相对早,一有空樊义林就到老安山居民宿去看看。“老房子还是我的,收入能增加不少。”樊义林说,“餐馆旺季一月能有2万余元的收入、淡季一月也有5000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收入12万元,老房子的租金一年还有2万元。”
“老安山居采取村集体经济投入,企业负责设计、建设、运营合作模式建设。”广货街镇副镇长彭儒艳介绍,民宿建设相当于让“老房子”变成了村民增收“新路子”,建设期间带动辖区260余人(次)务工增收,全部运营后,将吸纳周边群众30余人常年稳定就业,三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0万元。
“今年下半年,我断断续续在民宿工地务工了一个多月,收入6000多元。”11月28日下午,正在工地埋自来水水管的工人张金怀,一边挖沟一边介绍,他们现在干的是民宿建设扫尾工程。
张金怀是宁陕县广货街镇广货街社区老安组村民。他所说的民宿,是老安组田园综合体项目——老安山居民宿。
该项目为广货街镇广货街社区老安组民宿集群1期示范项目,年度总投资1500万元,对老安组集中连片的7户民房进行改造,建设可容纳188人就餐、客房床位84个的精品民宿。
“大屋场院子的房子改了,样子比以前好看,环境也变好了。”正在给草地浇水的村民张改承接过话茬,73岁的他在这里已经住了34年了,务农发展产业一年能有1.2万余元的收入。没想到,“老房子改民宿”让他还能再挣一份“轻巧钱”,在民宿项目负责绿化一个月工资3000元。
“那个院子是我们的老房子。”村民樊义林指着一个木架门楼、仿古围栏、风格古朴与现代兼具的小院介绍说。大屋场院子原先住有7户30多人,他在安置点买房后,老房子就闲置了。之前,他在老房子开过一段时间农家乐,季节性太强,收入不稳定。去年10月,他搬到集镇开了个小餐馆,大小6间房租赁给建民宿。
随着冬季的到来,广货街的旅游也进入淡季,餐馆关门得相对早,一有空樊义林就到老安山居民宿去看看。“老房子还是我的,收入能增加不少。”樊义林说,“餐馆旺季一月能有2万余元的收入、淡季一月也有5000元左右,一年下来能收入12万元,老房子的租金一年还有2万元。”
“老安山居采取村集体经济投入,企业负责设计、建设、运营合作模式建设。”广货街镇副镇长彭儒艳介绍,民宿建设相当于让“老房子”变成了村民增收“新路子”,建设期间带动辖区260余人(次)务工增收,全部运营后,将吸纳周边群众30余人常年稳定就业,三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