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11日
精细化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本报记者 赖雅芬
大雪节气,秋意仍未散尽。三秦大地的阡陌田野间,秋粮入仓,冬麦“露头”,绿油油一眼望不到头,来年又是“风吹麦浪”的喜人景象。
12月6日,白水县西固镇东固村,冬日的暖阳照在村东的一片麦田上,一扎多高的麦苗更显葱郁。看着眼前这一大块“绿毯”,村民权良财满脸带笑:“就是这块地,今年夏收时打了5000多斤小麦,算下来亩产在1000斤以上。按目前这长势,明年的产量还会更高。”
眼前的冬日图景,来之不易。从夏粮收获时的“烂场雨”,到秋收秋种时的强秋霖,今年我省粮食生产遭遇一次又一次天气“考验”。面对“丰收答卷”上的一道道难题,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抗灾夺丰收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全程护航农业稳产增产。
今年5月25日至6月4日,我省出现一次重度区域性连阴雨天气过程,局部伴有暴雨、雷电和大风天气。过程期间正值陕南和关中南部小麦乳熟至成熟收获期,连阴雨天气对小麦生育进程、收获晾晒和品质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面对丰收在望的小麦和严峻的天气形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强化精细化迭进式监测预报服务,为农业农村部门提前决策部署和农机部门抢收赢得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了气象服务信息先导性作用。
为确保夏粮丰收到手,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创新开展了精细到乡镇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并对标各地的需求清单“量身定制”了小麦成熟期预报图、小麦抢收“窗口期”预报及分时段、分区域的机收适宜度预报图3类夏粮抢收气象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减轻了连阴雨给我省夏粮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助力全省打赢了夏粮抢收大会战。
而一些针对苹果、猕猴桃等经济林果的精准化气象服务产品,则为果业增效和果农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果子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果每斤能卖到4元多。能有这么好的收成,气象部门帮了大忙。”这两天,旬邑县张洪镇孙家村果农于小群的1.5万余公斤苹果卖完了。一算账,净落十来万元,他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秋季,我省9市66县(区)出现强秋霖。受阴雨寡照影响,9月下旬至10月初,渭北西部和关中苹果产区气温日较差小、空气土壤湿度大,不利于苹果摘袋、着色和糖分积累,容易导致褐斑病、落叶病蔓延。为此,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加强与果业部门交流合作,强化苹果、猕猴桃等经济林果摘袋、采摘等农用天气预报服务,通过全省果业预警联络群第一时间将服务信息发送至果业管理人员。
近年来,我省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各级气象部门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关键节点,围绕不同用户主体打造“需求随时感知、服务精准定制”的供给模式,各级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越发稳固。如今,气象在我省粮食安全和农业强省建设部署中的决策支撑作用越发凸显,为农服务逐步实现由“外挂式”向“融入式”转变。
本报记者 赖雅芬
大雪节气,秋意仍未散尽。三秦大地的阡陌田野间,秋粮入仓,冬麦“露头”,绿油油一眼望不到头,来年又是“风吹麦浪”的喜人景象。
12月6日,白水县西固镇东固村,冬日的暖阳照在村东的一片麦田上,一扎多高的麦苗更显葱郁。看着眼前这一大块“绿毯”,村民权良财满脸带笑:“就是这块地,今年夏收时打了5000多斤小麦,算下来亩产在1000斤以上。按目前这长势,明年的产量还会更高。”
眼前的冬日图景,来之不易。从夏粮收获时的“烂场雨”,到秋收秋种时的强秋霖,今年我省粮食生产遭遇一次又一次天气“考验”。面对“丰收答卷”上的一道道难题,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抗灾夺丰收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全程护航农业稳产增产。
今年5月25日至6月4日,我省出现一次重度区域性连阴雨天气过程,局部伴有暴雨、雷电和大风天气。过程期间正值陕南和关中南部小麦乳熟至成熟收获期,连阴雨天气对小麦生育进程、收获晾晒和品质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面对丰收在望的小麦和严峻的天气形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强化精细化迭进式监测预报服务,为农业农村部门提前决策部署和农机部门抢收赢得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了气象服务信息先导性作用。
为确保夏粮丰收到手,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创新开展了精细到乡镇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并对标各地的需求清单“量身定制”了小麦成熟期预报图、小麦抢收“窗口期”预报及分时段、分区域的机收适宜度预报图3类夏粮抢收气象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减轻了连阴雨给我省夏粮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助力全省打赢了夏粮抢收大会战。
而一些针对苹果、猕猴桃等经济林果的精准化气象服务产品,则为果业增效和果农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果子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果每斤能卖到4元多。能有这么好的收成,气象部门帮了大忙。”这两天,旬邑县张洪镇孙家村果农于小群的1.5万余公斤苹果卖完了。一算账,净落十来万元,他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秋季,我省9市66县(区)出现强秋霖。受阴雨寡照影响,9月下旬至10月初,渭北西部和关中苹果产区气温日较差小、空气土壤湿度大,不利于苹果摘袋、着色和糖分积累,容易导致褐斑病、落叶病蔓延。为此,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加强与果业部门交流合作,强化苹果、猕猴桃等经济林果摘袋、采摘等农用天气预报服务,通过全省果业预警联络群第一时间将服务信息发送至果业管理人员。
近年来,我省农业气象灾害频发,各级气象部门聚焦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关键节点,围绕不同用户主体打造“需求随时感知、服务精准定制”的供给模式,各级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越发稳固。如今,气象在我省粮食安全和农业强省建设部署中的决策支撑作用越发凸显,为农服务逐步实现由“外挂式”向“融入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