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烙饼
  刘超

  陕北虽不盛产小麦,但陕北人却和关中人一样偏爱面食,且面食种类的丰富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关中。首先是食材丰富。陕北不仅吃小麦面,还有荞麦面、豆面、黄米面、玉米面、燕麦面、莜面等等。其次是面食品种多。剁荞面、炸油糕、黄馍馍、煎饼、碗托、枣饼子、烙饼……数不胜数。在漫长的岁月里,陕北人把面食的吃法研究到了极致。
  这些面食我都爱吃,但对烙饼似乎更钟爱。小时候,只有家里来客人或者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烙饼,我总是守在锅边,等不及烙饼出锅。眼看着一个普普通通的白面饼慢慢变得金黄透亮,散发出猪油、白面和葱花混合在一起的醇香。终于熟了,撕一块塞入口中,酥脆的表皮、软嫩的里瓤、咸香的口感,越嚼越香。如果再加个韭菜炒鸡蛋和一碗绿豆稀饭,那真是神仙一般的美妙享受。
  可是这样的美食并不常吃,因为客人不常来,节日也不常过。我就特别爱去外婆家。我是外婆的第一个外孙女,外婆格外疼爱我,知道我爱吃烙饼,只要我去,第一顿饭必定是烙饼炒鸡蛋熬绿豆稀饭。以前外公在外县上班,离得远,后来他退休了,把原来住的窑洞卖了,在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重新买了两孔窑洞和一个小院。这下好了,没事我就去外婆家蹭吃蹭喝。
  每次去外婆家,她总是先从柜子里拿出一些好吃的东西来。蛋糕点心、水果瓜子、牛奶糖果,都是平时儿女亲戚孝敬她和外公的,她舍不得吃,全给我们留着。外婆一边笑眯眯地和我说着话,一边和面、烙饼、炒鸡蛋。那时外婆五十多岁,瘦瘦的,干活麻利。一会儿工夫,一摞金黄香脆的烙饼就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搪瓷盘里。说来也怪,外婆做的烙饼用料并没有什么特别,都是一样的材料,可就是比母亲做得更松软,鸡蛋炒得也更香,就连绿豆稀饭都是甜丝丝的。
  后来,我参加工作结婚,和老公一同回去看外婆。外婆笑盈盈地从柜子里拿出各种吃食给我俩,然后赶紧和面烙饼。我帮着烧火、剥葱皮。外婆已过七十,动作迟缓了些,可依旧利索,很快把醒好的面擀成一张大饼,将切好的葱花撒在上面,再撒些盐。看着外婆在面饼上倒了许多油,几乎是母亲平时放的两倍多,我才猛然醒悟过来,原来好吃的关键在这里呀!
  年轻的我以为,这样美好的日子会永远持续,从来没有想过把外婆烙饼的手艺学到手,只记得外婆偶尔给我提的几句,要用热水和面、油多一点、最好是猪油……这个冬天,我又想起了外婆,想起了格外酥脆美味的烙饼……
  那么多的饭菜我都做得有模有样,唯有烙饼,却屡屡失败。也许我的内心倔强着不愿接受外婆离开的事实,还等着她来给我再做一次烙饼。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