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苦地黄”成为致富“金疙瘩”
  本报记者 王东宇 通讯员 张美妮
  11月20日,在礼泉县西张堡镇晨光村的地黄种植基地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中药材的清香,一个个肥硕的地黄整整齐齐摆满田间。面对慕名前来收购的客商,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这些‘苦地黄’就是我们村民致富的‘金疙瘩’”。
  如何实现晨光村差异化特色产业发展,一直是晨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强思考的问题。“我们依托现有的特色农业、景点、遗址等旅游资源,优先发展观光农业,强力推进特色产业链,加快产业融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张强说,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决定发展地黄种植。
  地黄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可观,市场需求旺盛。经过商议,晨光村将集体的150亩果园进行改造,以村民入股的方式,建成了中药材地黄种植基地。数据显示,地黄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亩产量在2500公斤至3000公斤,市场价格每公斤3元,亩均收益1万元左右。
  “万事开头难。地黄苗出土时,由于持续干旱,出苗率不到30%。大伙儿一个个垂头丧气,有些人都打了退堂鼓,我更是心急火燎,赶紧联系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后来,看着绿油油的地黄苗铺满田间,我这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张强感慨道。
  晨光村结合市场需求,规模化发展地黄种植,不断提升土地种植效益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从整地、种植、管护到后期的采收等,吸纳周边村民60多人务工,日工资180元左右,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劳务增收、合作共赢的致富路子。
  近年来,礼泉县立足农业特色和优势,牢牢把握产业升级这个有力抓手,不断做大做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新画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