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8日
父母心 粮食情

张瑞敏
今年端午节前一天,大清早我就给父亲打电话,询问割麦子的事情。父亲告诉我,地里的麦子他和母亲已经收割了一半。想到父母年纪大了,不能太劳累,我赶忙说:“上午你们在家里歇一歇,别去地里了,我下午请假回来,咱们一起去割麦。”
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关于种地的事情,我和弟弟商量过,父母已过古稀之年,种地实在辛苦,身体恐吃不消,再说父亲的退休工资维持日常开销绰绰有余,就劝他们放弃种地。但父母对土地、对粮食的情感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据理力争,寸土不让。除了坡坎上的田地外,父亲又在崖畔边开垦了一片荒地。理由是,忙碌让生活更加充实,劳动让他们感觉老有所值,而收获更能给他们带来美好感受。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我和弟弟只好同意。
那天,单位领导突然安排了一个工作,等我忙完已经是下午四点半。我心急如焚,开着车往家里赶,到村里时已六点。好在夏季白天长,晚上8点左右天才见黑,还有两个小时,绝对能帮上忙。我一进家门,就喊父母去地里割麦。结果他们却说,上午已经去了地里,没有用镰刀割麦,而是站在麦地里用剪刀挨个剪麦穗,剪完后再装在蛇皮袋里,已经全部拉回来了。
“不是说好要等我回来吗?”我埋怨道。
“夏天收麦是龙口夺食,我们怕天气有变化,心急就干完了。”父亲解释道。
“你打电话叫我弟弟了吗?”弟弟在县城医院上班,我想着收麦子他也会回来的。
“没有,怕影响他上班,你妈不让叫他。”
“哦。这几天没有雨,我看天气预报了。你们也不等我回来,万一累病了怎么办?”我嚷嚷着,有点生他们的气。
“麦地里脏得很,麦芒把胳膊刺得都是印,你就别受这份罪了!看我穿着长袖,胳膊都成这样子了!”母亲挽起袖子,胳膊被麦芒扎得起了好多红点和一道道红痕。
说实话,对于割麦,我的感受并不好,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烈日、干渴以及麦芒扎在手心和皮肤上的刺痛感。还有运输,想着父母把麦穗从长长的坡上往下背,不知走了多少趟,流了多少汗,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没事,这点活累不倒我们。走,带你去看看咱们的新麦。”父亲安慰我。
大门口的水泥地面上,晾晒着一大片麦子。我用手捋起一把新麦,发现麦粒很大很饱满。“新麦这么好,颗粒很大,我小时候都没见过如此大的麦粒。”看着收回来的麦子,我心里很高兴。
“是啊!今年麦子大丰收,咱家这点地估计能收两百多斤。”父亲喜形于色,看着麦子喜滋滋地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生命之本,是农民的命根子啊!”
“不怕肚子饿得慌,只要仓里有粮装。”身后又传来母亲的声音。
看着满地金黄的麦子,再看看父母开心的笑脸,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粮食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父母对种地的执着,除了因为粮食来得“粒粒皆辛苦”,还有他们对劳动的敬意、对土地深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