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联村共建”强产业
    技术员王新社正在大棚里给豇豆打尖。

  本报记者 王东宇 通讯员 张美妮 邢振华 文/图
  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礼泉县西张堡镇土洞村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豇豆种植,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10月17日,走进西张堡镇土洞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大棚,豇豆长势良好,一片片翠绿色映入眼帘,目前正处于开花结荚期。豇豆茎蔓缠绕,长势喜人,挂着一串串绿莹莹的豇豆,在阳光的映射下晶莹饱满。技术员王新社正在给豇豆打尖。
  “这是我们今年的第二茬大棚,第一茬棚主要种植吊瓜和甜瓜,除去各种开支,已经获得纯利润8万元。基地吸纳十几名村民长期在园区务工,每人月工资3000元左右,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村民双增收。”土洞村党支部书记杨革朝称。
  为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2年3月,西张堡镇土洞村委会和东临村委会以培育镇域农业龙头企业为目标,以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建设设施农业、优质粮产区等高效农业为目标,合力打造西张堡镇御路富民农业产业园区。该园区占地3300亩,涉及土洞、东临两个村260户1100人,按照“稳粮、增产;转型、增效”的规划理念,建设设施农业区、粮食烘干存储区和优质粮种植区,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礼泉县西张堡镇蹚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后,礼泉县昭陵镇立足资源禀赋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按照“产业相近、地缘相亲”的原则,联村发展葡萄、苹果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地域特色鲜明的联村共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一到葡萄上市季节,村上的果品交易市场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各地经销商纷至沓来,预付定金,上门抢购,附近的几个村依托葡萄、苹果等优势产业,通过项目带动、示范引领、政策鼓励等手段,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把群众镶嵌到一条产业链上。”昭陵镇南阳村驻村第一书记安亚龙表示。
  近年来,礼泉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联合产业、地域相近和相邻的村实施联村共建,通过整合农村资源要素,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最大限度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