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猕猴桃印记

  秦川

  眼下,正是猕猴桃成熟上市的季节,大街小巷不时见到卖猕猴桃的商贩。
  初识猕猴桃是二十多年前,和我同一单位、家住眉县的孙师傅从老家捎来了几箱猕猴桃,分别送给几个要好的同事。承蒙孙师傅厚爱,我也分到了一箱猕猴桃。
  打开箱子,只见一个个毛茸茸的猕猴桃静卧在箱子里。拿起一个猕猴桃仔细观看,上面布满了浅黄色毛茸茸的“胡须”,这形象确实会让人不自觉地想到萌态可爱的猕猴。我大胆猜想,这猕猴桃的名字或许来源于它外观上与猕猴脸部相似的特征吧。
  听孙师傅讲,少年时他和朋友多次在眉县一带的山野中见到一棵棵野生的猕猴桃树,甚至是成片的猕猴桃园。猕猴桃是多年生木本植物,生长高度可达十余米,常攀爬于其他树种上,故又有“藤梨”之称。猕猴桃树弯曲的茎干上,疏疏密密地长着不少圆形的叶片,藤条上则挂满了累累果实。每到野生猕猴桃成熟的季节,山里人家会将这些猕猴桃采摘回家,放在家中的坛子或者罐子十来天,让它自然成熟,成为家人自尝或招待客人的美味;有些人家会将野生的苹果一同放置在这些装满了猕猴桃的坛罐内,这也是猕猴桃的快速催熟方法;还有些人家不用坛罐特别储藏,只是将这些采摘的猕猴桃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自然存放,待放软了再吃。
  “每年下霜前后,我们这些小孩们总是三五成群结伙到山林里采摘遗漏的猕猴桃。那些挂在树上的猕猴桃早都熟透了,甚至果皮都皱皱巴巴的,但摘一颗这样的猕猴桃放在嘴里品味咀嚼,那味道酸甜可口,真可谓是人间的美味。”孙师傅说起小时候吃的猕猴桃,总有说不完的话。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人员持续开展猕猴桃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工作,培育出多个猕猴桃的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口味需求。
  在庭院中,猕猴桃树既可作为经济果木,又是造型别致的观赏佳品。其叶面翠绿底白,叶型多变,花朵由乳白变淡黄,芳香扑鼻,果实垂挂于藤上,别具一格。
  我国医籍上,猕猴桃早列其名,唐朝时就有记载。诗人岑参在《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诗中,就曾提到过“猕猴桃”:“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石泉饭香粳,酒瓮开新槽。”也不知岑参当年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想没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猕猴桃会发展成秦岭北麓、渭水河畔的大产业,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