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3日
40只朱鹮在南泥湾和横山“安家”
本报讯(记者 黄敏)10月10日,朱鹮引入延安、榆林试验在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盘龙管护站和榆林市横山区白界镇黑峁墩村同时启动。这是我省首次在陕北地区开展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工作。
活动现场,来自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20只朱鹮和来自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20只朱鹮分别在南泥湾、横山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基地“入住”新家。朱鹮提供与引入单位签署了朱鹮保护管理协议书,双方就做好朱鹮保护宣传、饲养管理、技术支持、科学研究以及朱鹮的野化放飞等事项进行了约定。
“本次朱鹮北上,跨越秦岭,逐步恢复朱鹮的迁徙习性,培养朱鹮在寒冷地区的适生能力,为北方地区朱鹮再引入寻找途径、积累经验,也标志着我国重建朱鹮种群进入新的阶段。”朱鹮发现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表示,延安与榆林都曾是朱鹮历史分布区,此次朱鹮回归北上是朱鹮保护的新突破和尝试,也是对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的一次重要探索。
活动现场,来自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20只朱鹮和来自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的20只朱鹮分别在南泥湾、横山朱鹮人工繁育和野化放飞试验基地“入住”新家。朱鹮提供与引入单位签署了朱鹮保护管理协议书,双方就做好朱鹮保护宣传、饲养管理、技术支持、科学研究以及朱鹮的野化放飞等事项进行了约定。
“本次朱鹮北上,跨越秦岭,逐步恢复朱鹮的迁徙习性,培养朱鹮在寒冷地区的适生能力,为北方地区朱鹮再引入寻找途径、积累经验,也标志着我国重建朱鹮种群进入新的阶段。”朱鹮发现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表示,延安与榆林都曾是朱鹮历史分布区,此次朱鹮回归北上是朱鹮保护的新突破和尝试,也是对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的一次重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