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恒
金秋送爽,瓜果飘香。9月26日,在武功县代家天佑家庭农场猕猴桃基地里,一架架猕猴桃枝叶郁郁葱葱,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猕猴桃挂满枝头。农场女主人陈永平钻进树下,查看着累累果实。在阳光照耀下,人与景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男主人袁育良不时接着电话,不是外地订单就是附近要上门取货的顾客。凭实力“圈粉”,靠技术“走红”,天佑家庭农场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明明是西安市长安区的一对夫妻,咋到武功干起了猕猴桃产业?
“我以前是干工程,在全省东奔西走。每当苹果花开时,就仿佛置身仙境。而到了秋季,叶子落了,树上全是红彤彤的苹果,景象非常壮观,令人不禁想起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那时,我受到感染,对农业心动不已。”袁育良说,“当时,有点积蓄,就在这里承包了208亩地,开始种植苹果。在此期间,朋友告诉我,这里更适合种植猕猴桃。我也走了点弯路,但是好在及时调整产业,开始钻研猕猴桃种植技术。”
袁育良夫妻俩2014年承包土地,2015年成立天佑家庭农场,截至目前,已经投资400万元。今年,120亩成园猕猴桃以每公斤12元的地头价依然供不应求,袁育良夫妇10年磨一剑,从“门外汉”到“土专家”,通过学习和实践,他们终于体会到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的成就感。
“我坚信好品质能够卖出好价格。施有机肥,合理留果,对果园的草只修剪不破坏,调节好果园小气候,并坚持不早采。”袁育良介绍,品质和诚信才是成功的“必杀技”,绝不能因为价格和顾客催得紧而忽略口碑,要用过硬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爽快。
“今后,我会继续推广技能,推广绿色种植理念,让我们的每一颗猕猴桃都经得住各种考验,带动更多群众通过种植优质猕猴桃而受益。”袁育良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