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27日
我省促进大遗址保护传承融入城乡建设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9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省文物局相关领导围绕“陕西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主题介绍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大遗址保护,实行考古前置制度,实现出让时“净地”供应,积极调度全省考古力量,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加快实施秦始皇帝陵外城垣及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实施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抢险加固、保护展示等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建成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标识系统;依托四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加强大遗址保护研究,联合气象、地质等部门合作推进大遗址文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立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研究专家智库,深入大遗址的保护和研究。
在提升大遗址管理能力方面,我省相继出台《石峁遗址保护条例》、《秦始皇陵保护条例》等法规,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出台《关于加强考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布实施秦咸阳城遗址、周原遗址等13项大遗址保护规划,促进大遗址保护传承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做好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加大遗址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大遗址价值阐释,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打造大遗址建设及展示利用一流样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
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大遗址保护,实行考古前置制度,实现出让时“净地”供应,积极调度全省考古力量,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加快实施秦始皇帝陵外城垣及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实施石峁遗址外城东门址抢险加固、保护展示等一系列文物保护工程,建成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标识系统;依托四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加强大遗址保护研究,联合气象、地质等部门合作推进大遗址文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立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研究专家智库,深入大遗址的保护和研究。
在提升大遗址管理能力方面,我省相继出台《石峁遗址保护条例》、《秦始皇陵保护条例》等法规,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出台《关于加强考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布实施秦咸阳城遗址、周原遗址等13项大遗址保护规划,促进大遗址保护传承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做好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加大遗址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大遗址价值阐释,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打造大遗址建设及展示利用一流样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