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27日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在黄陵县启动
本报讯(记者 黄敏)9月25日,以“保护古树名木 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在黄陵县启动。启动仪式上线了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发布了“双百”古树推选结果,向全社会发起保护古树名木倡议。
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保护古树名木,是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融合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和补充调查最新数据,集合数据采集、项目管理、统计分析和多维展示等多项功能,初步建成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一张图”,实现动态、精准管理。“双百”古树推选经过公众投票、全网公示等环节,从全国各地推选出黄帝手植柏、黄山迎客松、北京潭柘寺帝王树等100株最美古树和蜀道翠云廊古柏群、林芝巨柏古树群、利川古水杉群等100个最美古树群。
我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迹、古树在三秦大地和谐共生、相映生辉,黄帝陵与黄帝手植柏就是极佳的例证。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仅有的5株树龄5000年以上的古树都生长在陕西,其中3株在黄陵县。作为古树名木资源大省,陕西始终坚持把古树名木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有机融合,扎实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古树名木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保护古树名木,是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融合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和补充调查最新数据,集合数据采集、项目管理、统计分析和多维展示等多项功能,初步建成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一张图”,实现动态、精准管理。“双百”古树推选经过公众投票、全网公示等环节,从全国各地推选出黄帝手植柏、黄山迎客松、北京潭柘寺帝王树等100株最美古树和蜀道翠云廊古柏群、林芝巨柏古树群、利川古水杉群等100个最美古树群。
我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古迹、古树在三秦大地和谐共生、相映生辉,黄帝陵与黄帝手植柏就是极佳的例证。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仅有的5株树龄5000年以上的古树都生长在陕西,其中3株在黄陵县。作为古树名木资源大省,陕西始终坚持把古树名木保护与传承中华文明、推动绿色发展有机融合,扎实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