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省“标准地”供应力度大幅提升
  本报讯(记者 黄敏)9月15日,记者获悉,随着省自然资源厅持续深化“标准地”改革,全省各地加快推动“标准地”区域评价,合理设定控制性指标,“标准地”供应力度持续提升。今年1月至8月,全省供应工业用地“标准地”142宗1.66万亩。
  “标准地”是指土地出让时已经满足建设开工基本条件的工业项目用地。今年,省自然资源厅结合实际,在全省范围内分层推进“标准地”改革,并根据《陕西省2023年深化“标准地”改革工作方案》,明确省级以上开发区“标准地”重在质量提升,其他区域重在面的拓展,有条件区域要积极探索。
  “标准地”改革主要任务之一是事先开展区域评价。评价成果由区域内投资项目无偿共享使用,企业无需自行开展相关事项评价,最大限度解决了以往评价事项多、评价时间长等问题,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标准地”与以往工业用地最主要的区别是事前定标准,即根据产业导向和地块实际,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制定合理的控制性指标,对工业项目提出了准入要求,提升了项目质量。
  在供应“标准地”过程中,区域评价事项和控制性指标均涉及多个行业部门,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明确职责、通力合作,推动“标准地”改革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