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18日
我省持续加强医保基金智能监管
新闻发布厅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9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医保基金监管作为医保部门的首要任务,积极推进智能监管。去年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通过智能审核拒付和追缴的违规基金累计达1.38亿元。
在推进智能监管方面,我省重点加强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建设,完善审核规则,对医保结算费用进行智能审核,实现医保基金支出审核全覆盖。积极推进大数据筛查和场景监控建设,提升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落实日常监管、专项检查、飞行检查等制度。
在提升待遇保障水平方面,我省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分层分类做好参保动员,不断优化参保缴费服务。截至8月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3718万人,基本医保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左右;统一规范全省门诊慢特病管理,将51种慢性病、地方病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在全国率先建立特药管理机制,211种特药涵盖恶性肿瘤、罕见病、长期慢性病治疗用药。
在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方面,我省常态化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落地执行集采药品497个、医用耗材17大类;开展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单颗常规种植牙费用平均降幅达52.14%;加快支付方式改革,全省12个统筹区全面启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
与此同时,我省明确对低保对象和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定额资助,全省资助参保175.93万人。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100%参保。我省还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全省累计筛查监测预警20.8万人,将符合条件的10万余人纳入医疗救助保障和后续帮扶,帮助2.02万人消除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在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我省全面取消省内异地就医备案,实现职工跨省异地就医使用个人账户免备案,并将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按规定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实现了参保地和就医地双向直接结算。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9月1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医保基金监管作为医保部门的首要任务,积极推进智能监管。去年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通过智能审核拒付和追缴的违规基金累计达1.38亿元。
在推进智能监管方面,我省重点加强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管子系统建设,完善审核规则,对医保结算费用进行智能审核,实现医保基金支出审核全覆盖。积极推进大数据筛查和场景监控建设,提升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医保基金的违法违规行为,落实日常监管、专项检查、飞行检查等制度。
在提升待遇保障水平方面,我省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分层分类做好参保动员,不断优化参保缴费服务。截至8月底,全省基本医保参保3718万人,基本医保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左右;统一规范全省门诊慢特病管理,将51种慢性病、地方病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在全国率先建立特药管理机制,211种特药涵盖恶性肿瘤、罕见病、长期慢性病治疗用药。
在持续深化医保制度改革方面,我省常态化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累计落地执行集采药品497个、医用耗材17大类;开展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单颗常规种植牙费用平均降幅达52.14%;加快支付方式改革,全省12个统筹区全面启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
与此同时,我省明确对低保对象和纳入监测范围的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定额资助,全省资助参保175.93万人。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100%参保。我省还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全省累计筛查监测预警20.8万人,将符合条件的10万余人纳入医疗救助保障和后续帮扶,帮助2.02万人消除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在提升医保公共服务能力方面,我省全面取消省内异地就医备案,实现职工跨省异地就医使用个人账户免备案,并将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按规定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实现了参保地和就医地双向直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