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洛阳栾川: 在民宿里体验“诗和远方”
    古朴文艺的山间民宿。

  乡村振兴看洛阳
  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黄敏 杨杰 文/图
  拾光院子、慢居十三月、静水山居、半日闲、烟雨云舍……在洛阳市栾川县2477平方公里的面积内,集聚着271家连名字都充满诗情画意的高端民宿。
  9月7日,雨后的栾川县重渡沟云雾缭绕、竹林葱郁、溪水潺潺。
  沿着景区道路行走,一座座风格不同的民宿忽隐忽现、依山而建。以槲包体验为主题的精品民宿——烟雨云舍的大厅里,几名游客正在制作香包。
  “这些简单的手工制作很受游客喜爱。”烟雨云舍负责人郑芳芳高兴地说,“在我这住的游客都是我的微信好友,逢年过节都会互致问候。”
  在重渡沟景区,像这样的个性化主题民宿还有很多。游客来到这里,除了饱眼福之外,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
  “重渡沟景区民宿是洛阳市最早开建的民宿集群,同时还成立了由民宿老板、商户、娱乐项目负责人组成的重渡沟旅游管理协会。”重渡沟风景区综合部经理郑云峰说,景区从提高接待环境质量和升级休闲设施、增加文化创意和品牌特色等多方面,不断在提升游客幸福感方面做加法。
  “我每天过来帮帮厨、扫扫地,月工资2400元,可不少了。”陶湾镇协心村54岁的村民秦小妮怎么也想不到,村里面一所废弃的学校,经过修缮、装修,摇身一变成了星级民宿,自己也实现“再就业”,成了民宿“金管家”。
  走进协心村栖鸾山居民宿,一座精致的两层小楼、全景实木装饰让房屋显得古朴而文艺。这个民宿前身是一所闲置学校。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陶湾镇投资200万元在协心小学基础上改建,并吸引乡贤投入运营。第一年就创下20多万元收入,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5万元,还培训安置20多名村民在民宿集群就业。
  不只隐心谷和栖鸾山居,一处处因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变成高端民宿的例子在栾川还有很多。
  民宿的制胜法宝是服务和品质。为此,栾川县开展了“民宿金管家”、“栾川味道”等专业培训,让民宿管家学会“十八般武艺”,带给游客更多的乡村旅居体验。
  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南望伏牛,伊、洛、瀍、涧、黄五水穿城而过,“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自然优势,孕育了洛阳民宿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洛阳市用好山水资源、文化底蕴,坚持在民宿建设提升、民宿业态丰富、民宿消费升级上持续发力,“民宿+农事体验”、“民宿+户外运动”、“民宿+非遗展演”等,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这些高档民宿集群独特的魅力,真正把游客引进来、把情结留下来、让时光慢下来。
  如今,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民宿遍布洛阳的村落、山涧、河畔、古城,举目是山水之美,侧耳是动听故事。而升级的不只是住宿业态,持续“加减法”大幅提升了民宿集群的服务品质:网红打卡、视频火爆、山货售罄;升级的还有营销模式,以往民宿业主等着游客上门,现在业主变身网红,为民宿引流,为乡村带货。
  “未来3年至5年,栾川县将打造10个高端旅游民宿集聚区,新建30个高端旅游民宿集群,新增民宿300家以上、3年达1000家以上。”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栾川县委书记赵莉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