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11日
羊产业奏响“富民歌”

乡村振兴看洛阳
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活动
本报记者 黄敏 杨杰 文/图
标准化养殖基地里,一栋栋功能多样、分区明确的圈舍依次排开,一群小羊正在圈舍内嬉戏打闹,饲养员李银箱拉着一车精料准备给羊投喂饲料……9月6日,百名记者看洛阳乡村振兴调研采访团走进位于嵩县何村乡箭洼村的洛阳钊隆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探寻其以深耕羊产业链条实现联农带农的创新与实践。
“每天早晚各喂一次,这顿给羊吃的是饲草和玉米压成的精料,平时还会搭配一些粗料,这样营养才能均衡。”提起养羊,李银箱早已是行家里手。对于他来说,在这儿收获的不仅是养殖技术,还有一份在家门口上班的便利和安心。
近年来,嵩县大力发展羊产业,探索出“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奏响了兴业富民“新牧歌”。
延伸产业链,培育新业态是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之举,作为当地龙头企业的钊隆农牧始终致力于此。
“我们主要从事生态菊花羊养殖、有机肥加工销售、中药材及牧草种植等,年出栏育肥羊5000只,年产值1300万元。”据钊隆农牧负责人陈静晓介绍,目前公司已注册“古山岭”、“古山飞羊”、“菊花羊”三个品牌,申请新型实用专利21项,并于2021年10月被河南省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一直以来,钊隆农牧依托河南省农科院、河科大、市级研发中心和市级星创天地平台,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辐射带动周边300多户群众养殖生态菊花羊2万余只。
“自2019年起,我们通过回收各类农作物秸秆、与养殖场和养殖户签订粪污回收协议等多种途径,利用养殖粪便制作有机肥3万吨,实现企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生产成本‘两增一降’。”陈静晓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钊隆农牧积极实施豫西脂尾羊保种计划,建立保种育种示范基地,目前存栏量452只,占全国总量的85%,被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河南省豫西脂尾羊原种保种场。同时,集电商直播、农产品销售、烟叶种植等于一体的钊隆农牧科技产业园的建成,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今年我们还建设了集屠宰、冷藏于一体的配套设施,建成后将实现从养殖、屠宰、销售全产业链发展,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提及未来,陈静晓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