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追青逐绿 大漠“生金”
——榆林生态治理的生动实践
    靖边县五台森林公园。李志东 摄

    石光银向调研采访团讲述治沙故事。

    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博物馆。

    李治保在捕捞螃蟹。

  本报记者 方腾 文/图
  昔日风沙掩碧空,今朝绿染塞上城。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这曾是榆林人最苦涩的记忆。
  榆林人逐绿的脚步从未停歇,一代代治沙人不畏艰难,薪火相传,一座座山梁着上新装,绿意葱茏,一个个村庄绽放新姿,彰显活力。
  如今,榆林实现了由黄到绿的美丽蝶变,绿色成为其最厚实的家底。这抹“榆林绿”,不仅让塞上驼城焕发“高颜值”,更是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1 防沙治沙 书写绿进沙退“生态传奇”
  榆林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覆盖度平均达60%,将我省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让陕西成为我国首个“拴牢”流沙的省份,创造了世界治沙奇迹……
  是谁创造了荒漠中的绿色奇迹?
  是沙海“愚公”石光银。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治沙。”这是石光银践行了40多年的绿色承诺。
  1968年,石光银带领群众苦战三年,在不毛之地种活了树林。1984年,他带头承包沙地治沙,开启治沙事业。1988年,他战胜了治理难度最大的狼窝沙……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治沙谈何容易?樟子松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活下来了,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先后治理了25万亩荒沙地,营造百里“绿色长城”。
  7月21日,陕西日报社“生态治理看榆林”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来到定边县石光银狼窝沙荒漠化治理项目基地,一棵棵樟子松挺拔向上。年逾古稀仍精神矍铄的石光银抚摸着树干,仰着头问:“你们觉得这樟子松像谁?”
  “像您。”采访团成员回答。
  同样为榆林治沙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还有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
  补浪河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流沙曾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补浪河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噬。为了改变生存环境,1974年,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姑娘组建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长城姑娘治沙连”。
  “当年就从这里开启了治沙造林的征程。”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第15任连长高艺玲说,40多年来,一代代治沙女民兵传递过接力棒,扎根大漠,坚持不懈地治沙造林,和当地群众一道在荒滩大漠上建起一片片沙海绿洲,使昔日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的茫茫荒漠呈现出勃勃生机。
  如今的补浪河已被绿色覆盖,蓝天与阡陌纵横的农田交相辉映,诗意盎然的田园画卷美不胜收。
  “我们现已建成‘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军事拓展训练基地和生态观光旅游基地’大基地和‘红色教育区、打靶训练区、拓展训练区、生态园林景观区、设施农业观光区、生态特色养殖区、观光旅游区、拥军爱民示范区’大功能区。每年接待参观拓展研学、观光休闲团队1000多个,累计接待游客突破70万人(次)。”高艺玲说。
  在与荒沙斗争的过程中,榆林市还涌现出李守林、牛玉琴、王志兰等一大批治沙英雄,共同创造了荒漠中的绿色奇迹。
  2 增绿添景 群众乐享生态红利
  7月20日,采访团一行乘坐大巴参观榆阳区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林基地,透过车窗,满目皆绿。四五米高的樟子松迎风挺立,沙柳、沙地柏葱茏茂盛,处处涌动着绿色生机。难以想象曾经的这里沙丘起伏、黄沙漫漫,是威胁榆林城区的主要风沙口。
  “2012年以来,榆林集中连片栽植以樟子松为主的10.9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目前,基地内的樟子松已从50厘米高的小苗长成4米~6米的大树,初步形成针阔叶混交、草灌乔结合的稳定防护林体系。”榆阳区小纪汗林场场长罗向军介绍,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在榆林主城区以北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生态环境改善了,生态红利随之而来。
  榆林首宗林业碳汇项目就落地小纪汗十万亩樟子松林基地。2021年12月30日,榆阳区林业局向小纪汗林场首批发放3张林业碳票,林场与3家企业完成5747吨碳汇交易,涉及金额14.4万元。
  生态治理加强,绿色底蕴厚植显效,广大群众也收获了幸福满满的生态红利。
  靖边县五台森林公园绿意延绵,成片的绿树绘就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秀美画卷。
  早在1964年,靖边县就开始了义务植树,植树地点就选在这里。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靖边县县级机关干部义务植树全面铺开,这片黄沙地逐渐被绿色所覆盖。经过艰苦努力,如今这一区域绿化面积近2万亩,保存各类乔木树种约160万株,成为靖边县城的“天然氧吧”和“绿色之肺”。
  “公园离城区近,生态环境优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长城烽火台、得月湖、博物馆等景点游人如织,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日接待游客最多达8000人(次)。”五台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冯海江告诉记者。
  3 点绿“生金” 铺就群众致富大道
  行走榆林大地,蓝天白云下青山起伏,成片农田绿意盎然。得益于生态治理,绿色成为这片土地最耀眼的色彩,也为其孕育出更多希望。
  榆林藏着这样一个地方,地处塞北,却胜似江南,万亩稻田涌碧波,鱼虾蟹和谐共生,这就是坐落于无定河畔的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
  横山区境内无定河绵延百余公里,湿地辽阔,生态优美,飞鸟翔集、稻渔共生。无定河在守护横山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为这里奏响了乡村振兴新乐章。
  近年来,横山区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径,充分利用无定河种稻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稻渔立体生态种养产业,驼燕沟村成为陕西开创稻田养蟹模式的地方。
  7月21日下午,采访团到达驼燕沟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时,村民李治保正在稻田旁的水渠里捕捞螃蟹,随后又将这些小螃蟹倒进了田里。“给它们换个环境生长,中秋节前后就能上市了。”李治保将6亩地流转给基地,年底可以领到分红,他还在基地务工,如今有两份稳定收入的生活让他很满足。
  “从2013年的350亩到2023年的4万亩,稻蟹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亩均增收800元。目前,基本建成集稻田画、科普、休闲农业、稻渔新品种(稻鱼、稻鳅、稻鳖)养殖于一体的示范园。我们在盘活稻蟹养殖模式的同时,还不断试验推广新品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现已形成稻蟹、稻鱼、稻鳅、稻小龙虾、稻鳖共作模式。”说起自家优势产业,横山区水产站站长郭宏强喜不自禁。
  得益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横山区在提升农业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生态效益也日益凸显。
  陕西无定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横山管理站站长刘玉斌说:“稻渔综合种养建立了良好的生态关系,稻田为蟹、鱼、虾等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和栖息场所,蟹、鱼、虾为水稻除虫、除草、施肥,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有效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保护了无定河两岸的生物多样性。”
  如今看榆林,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绿色产业如火如荼,“森林城市”魅力无限……奔跑在追青逐绿的路上,榆林镌刻下可圈可点的生态治理经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