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科技人才赋能
魔芋致富有“钱”途
    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魔芋种植基地。

    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安康市农科院薯类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段龙飞查看魔芋长势。

    王永成正在魔芋种植基地忙碌。

    黄金章(左一)讲解魔芋种植技术。

    今年,王升斌使用一年制轻简化制抗病栽培技术,魔芋长势很好。

  本报记者 李冀安 文/图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安康市农科院魔芋大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魔芋,一株株魔芋叶肥茎壮、长势喜人。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因富含魔芋葡甘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及生物等领域。
  然而,随着魔芋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品种退化、病害高发,栽培技术落后等,严重制约魔芋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基于此,形成一套一年制轻简化制抗病栽培技术。2016年以来我省在安康、汉中、商洛、宝鸡等地进行示范推广,获得良好效果。
  7月17日,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安康市农科院薯类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段龙飞介绍:“和常规技术相比,应用一年制轻简化制抗病栽培技术,魔芋病害可降低15%,亩增产12%以上。此外,采用种、药、肥一体化和平地起垄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每亩可节省成本150元~200元。利用绿肥轮作和立体套种技术,营造适宜魔芋生长的生态环境,不仅降低了魔芋病害的发生,而且提高魔芋的产量及内在品质。”
  1 当年种收 当年就见效益
  “近3年来,今年是魔芋长势最好的一年。”7月12日,在岚皋县蔺河镇蒋家关村魔芋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王永成高兴地说。
  当天早上6时,王永成就到魔芋基地查看魔芋长势。去年,他一亩魔芋投入3000元,当年收入9000元。采用一年制轻简化制抗病栽培技术种植的魔芋也从去年20亩增加到现在的50亩。“魔芋种子很关键,商品芋繁育选择二龄种芋(0.15公斤~0.2公斤),当年可生产1.2公斤~1.5公斤的商品芋,实现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王永成说。
  “魔芋种植选择海拔500米以上,以潮湿阴凉、半阴半阳为最佳环境。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酸碱中性,以壤土或含砂砾的黏土为好,蒋家关村就比较适宜魔芋生长。”段龙飞说。
  据了解,过去的蒋家关村没有支柱产业,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为主,人均年收入仅780元。在考察学习过程中,亩产高、花费劳力少的魔芋让王永成坚定了将魔芋作为产业发展的决心。在王永成的引领下,蒋家关村魔芋种植户越来越多,面积也越种越大,成了家喻户晓的魔芋专业村。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6780元,村民靠种魔芋走上了致富路。
  王永成通过多年的历练与沉淀,成了名副其实的“乡土专家”。他探索出“种芋进林下,商品到大田,房前屋后堆坑栽种”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2021年,王永成建立了岚皋县魔芋产业发展实验站,面积达50余亩,涵盖数十个品种。同年底,实验站被安康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市级高素质农民田间学校。如今,以试验站为中心,辐射带动发展村域魔芋产业1.2万亩,全县累计种植魔芋12万余亩,以富硒魔芋为主的新产业已经成为岚皋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2 “破解魔咒” 化解产业难题
  一株株嫩绿的魔芋在田间地头排列整齐,汉阴县平梁镇安合村科农魔芋种植基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记者见到科农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金章时,他正在田地里查看土壤墒情、苗情 。
  黄金章介绍:“魔芋产业发展最大的技术瓶颈是白绢病和软腐病的发生。”在多年的示范种植中,黄金章逐渐摸索出经验,减少白绢病发生的关键技术是减少魔芋种的机械损伤,减少病菌侵染种芋体的机会。
  针对魔芋病害,段龙飞说:“一年制轻简化制抗病栽培技术,2018年~2022年,在安康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海拔在500米~1000米),亩产均在1500公斤以上,发病率降低16.8%。”
  在种植基地,田间独特的低海拔宽垄窄种、水肥一体化滴灌、“马铃薯+蓖麻+玉米+魔芋”、网箱式大棚遮阳防晒”等立体式栽培模式让人大开眼界。“魔芋与其他经济作物高效立体种植后,可充分改良土壤,间套遮阴防病,植物互补共生互惠互利,实现多重收益。”黄金章说,他算了一笔账,预计亩产值在1.5万元以上。
  种植基地的魔芋复合种植既解决了附近留守村民在家务工难的问题,又推进了闲散粗放土地高效利用,助力当地产业发展。该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吸纳了30余名当地村民入园务工,实现人均务工收入近2000元。同时,精心打造科农魔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利用其独有的技术创新优势、生产示范优势、辐射带动优势,“定向”服务助推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已带动汉阴县建立魔芋示范点16个,种芋示范基地3000余亩,以点带面促进全县魔芋发展3.5万余亩。
  “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带着农民赚。”黄金章说,“未来几年,我要大力推广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一体化经营,把魔芋小作物做成大产业。”
  3 “轻简化” 提高产业效益
  在安康市农科院魔芋基地里,王升斌正在管理大棚,他说:“一年制轻简化制抗病栽培技术就是节省人力,要在栽种魔芋时施足底肥、旋耕均匀、机械开沟、人工摆种。”
  王升斌在汉滨区五里镇刘垭社区种了12亩魔芋。今年,茨沟镇瓦铺村合作社种植了100多亩魔芋,王升斌作技术指导。他说:“瓦铺村采用一年制轻简化制抗病栽培技术栽种魔芋,长势很好,亩产在4000斤以上。”
  魔芋的田间管理很重要,要除草、药剂防病、清除病株。“在魔芋萌芽出土后,发现有种芋带病株,立即拔除,7月以后随时检查病情,发现病株,立即带土挖除深埋或烧毁,并在窝内及周围撒石灰,踩紧土壤,防止雨水带走病菌扩大传染。魔芋展叶后,尽量避免田间操作(施肥、打药以及除草等),防止叶片和根系的损伤,进而引发病害。”段龙飞说。
  据了解,通过优选品种及种芋、种肥药一体、平地直播、机械起垄、立体套种、大田管理以及采收保存等关键技术集成,形成一套一年制轻简化制抗病栽培技术。应用此项技术,要优选魔芋种芋,选择魔芋杂交新品种安魔128。春季播种前,种芋消毒、虫害防控以及底肥一次进行。播种前要浅耕,平地摆放好魔芋种芋,株行距为30厘米×50厘米。利用小型机械开沟、起垄,实现宽垄双行,垄宽1.2米,垄高25厘米。魔芋收获后(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秸秆还田(玉米秆、蓖麻杆等),增加土壤有机质。
  截至2022年12月,安康魔芋种植达70.23万亩,魔芋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四分之一,魔芋产值53.2亿元。安康魔芋园区157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59个、县级95个。“我们坚持选育品种和引育品种同步推进,加快构建适应不同海拔、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模式的品种布局。加大种植技术集成与组装,建立栽培技术标准体系。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让重点县和试验站建设成为检验体系科技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窗口。加快培育了一批乡土人才、专业人才,以科技和人才赋能推进陕西魔芋产业高质量发展。”省魔芋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周高新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