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千层底上“针”功夫
    罗静正在纳鞋底。

    外地游客到罗静(右)家里预定布鞋。

  本报记者 王东宇 文/图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来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每当听到这首歌时,熟悉亲切的画面让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情景。”26岁的罗静拿着自己做的千层底布鞋感慨道,“我是一名农村全职宝妈,公婆残疾,只能在家做手工挣点零花钱。2014年开始做手工业刺绣,2017年正式做互联网电商……”
  对于老布鞋,大多数人并不陌生。那时候,大家穿的鞋子、鞋垫大多来自母亲或者奶奶的手艺。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手工针线制作的布鞋已经越来越少了,而蓝田县三官庙镇高家岭村的一对婆媳,把这门手艺红红火火地传承着。
  日子是踩着千层底一步步走过来的……烧糨糊、打葛布、剪鞋样、剥麻绳、拧绳子、纳鞋底、做鞋帮……制作一双千层底布鞋,要经过大大小小多道工序。7月11日,蓝田县三官庙镇高家岭村,罗静和婆婆一同忙碌着,尝试设计新的鞋样。
  小小的千层底布鞋,对于罗静来说,承载着“乡愁”。通过布鞋制作,罗静年增收2万多元。算起这一年的“收成”,她笑逐颜开。
  “去年7月份一次意外,我的脚崴了,一直穿着婆婆做的纯手工千层底布鞋。一次偶然机会一个视频让我在短视频平台走红,很多人咨询手工布鞋。源源不断的订单让我又重操旧业,并且办理了营业执照,自己忙不过来,还雇佣村里的老人和附近的乡亲们一起做。”罗静看着满屋的千层底鞋回忆道。
  说起自己的工作,罗静很满意:“虽然每天很忙很累,但是自己喜欢所以才能坚持。就拿一双普通的纯手工千层底布鞋来说,整个流程下来,没有20多天时间,真做不出来。”
  说到开心之处,罗静表示:“我喜欢刺绣也喜欢手工针线活,更喜欢咱们针针有情义、针针送祝福的绣花鞋垫和纯手工千层底布鞋。现在会做这些纯手工活儿的年轻人太少了,我希望能把这份差事坚持下去。”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