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鱼肥水美奔小康


黄河 通讯员 张禄 李延羽 文/图
“现在条件这么好,只要肯动脑筋,能吃苦,就不愁没有好日子。”王稳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王稳家住平利县大贵镇后湾村,“70后”的他,平日里能吃苦,有干劲。然而2008年在矿区的一场意外,导致他双腿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父亲也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偏瘫等疾病,需常年服用药物。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儿子在上大学,全家仅靠妻子在外务工的微薄收入艰难度日。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通过走访了解到王稳家的状况后,将他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为他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政府兜底政策为他家缴纳了合作医疗保险,申请了教育补助、残疾人补助和低保补助。政府的“输血”,让王稳家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日子总算勉强好了些。然而,王稳深知不能一直依靠政府,家里还有年迈患病父亲和上学的儿子,必须要行动起来,改变现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为了早日摆脱贫困,王稳想到了一个挣钱的门路,主动找到驻村工作队,申请转包村上的水库,发展渔业养殖。他的想法也得到镇村干部的支持。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协调帮助下,王稳申请到了县残联5000元“阳光增收产业项目”的补贴,进一步坚定了他发展产业的决心,顺利转包下了水库。
2016年,王稳第一批便投下了2500尾鱼苗,当年就销售了近250公斤,赚取了第一桶金。次年,在养鱼情况见好的基础上,王稳开动脑筋,进一步扩大了水库的规模,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他还流转土地,发展了4亩柑桔园,建起了集钓鱼休闲、果园采摘、农家饮食、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家旅游休闲地,家庭收入也增加到了5万元。2019年,他家的纯收入再上新台阶,超过了6万元,一家人的生活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王稳身残志坚,凭着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大家的眼里,他虽然身有残疾,但是思想却不残疾,内生动力很足,积极发展产业,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是家喻户晓的“自强者”,也是村里脱贫致富的榜样。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脱贫致富奔向了小康。现在我要像当初别人帮助我一样去帮助大家增加收入,早日过上小康生活。”王稳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