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脱贫就得靠自己”
    高小平正在放羊。

  本报记者 赵力涛 通讯员 张瑞 文/图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淳化县车坞镇居集村高小平家,看见几堆沙子和摆在院子中心的起重机。“小平最近在装修房子,准备给娃结婚哩。”驻村工作队队长郭军利笑着说。不久,高小平拿着放羊鞭从后院笑着走来,脸上的笑容看得出他已经走出了之前的阴霾。
  高小平家原是一个普通家庭,生活虽谈不上富裕,但日子也是朴实、简单。直到2011年,二儿子被查出了急性心包炎,接下来就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短短4年就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外面还欠了不少债。据高小平回忆,在二儿子没有生病前,家里还有一些积蓄,他还准备在县城里给儿子买套房结婚,可一场病让高小平的家一贫如洗。2013年,高小平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几年,真的很难。儿子生病,妻子出车祸骨折,母亲离世,接二连三发生的事让我的家像被霜打了一样,还好有扶贫政策拉了我一把。”高小平哽咽地说。这几年,高小平鼓励妻子参加淳化县妇联家政培训班,学到技术后,妻子前往西安找了份工作,大儿子也在外打工,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高小平独自一人在家照顾二儿子。高小平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虽然是贫困户,但从不“等靠要”,他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这几年陆陆续续种了20亩花椒、3亩樱桃,还承包了十几亩地种植小麦,越干越有劲。2015年他还养了7只羊来增加收入。2016年通过政府帮助和自己的努力高小平成功脱贫,成了居集村的“脱贫光荣户”。
  高小平说:“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党和政府帮了我,我很感激。但我不能一直依赖政府的帮助,脱贫就得靠自己。”2017年对于高小平一家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经过几年的奋斗,外债已基本还清。2020年他又投资了2万余元买了34只奶山羊。当问起他下一步如何打算时,高小平信心十足地说:“我计划用3年时间,将我的30多只羊发展到100只,我要一步一个脚印把日子过好。”
  近年来,淳化县车坞镇加大力度落实扶心扶志扶智工作,在全镇12个村营造积极的脱贫致富氛围,让“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和“脱贫必先自立,致富必先自强”的致富理念扎根在贫困群众的思想中,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劳动来增加收入,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转变。着力解决“干部热,群众冷”的问题,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不断深入,步伐加快,彻底斩断穷根。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