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基层见闻
小小“院落会” 架起“连心桥”

   本报记者 黄敏  
  “法官同志,我家老人总接到陌生电话,这可咋办?”“合疗报销的流程,能再给咱讲讲不?”……10月29日,在安康市岚皋县民主镇田湾村的一处农家院落里,几十名村民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向现场工作人员提问,一场别开生面的“院落会”正火热进行。这是民主镇依托“百场院落会”机制,将平安建设、法律服务和政策宣讲送到群众身边的生动缩影。  
  院落中,民主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牵头,法官、民警、司法所助理员和惠农政策宣讲员组成的宣讲团围坐一旁,面前的小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宣传册和医保报销流程图。现场,宣讲团成员结合真实案例,用“方言+案例”的方式讲解电信诈骗常见套路,手把手教大家安装App。同时,围绕邻里纠纷、遗产继承等群众关心的问题,用通俗的语言解读相关条款。  
  据了解,民主镇以综治中心为枢纽,整合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等政法力量,形成“政法一条线、治理一盘棋”的工作机制。通过“百场院落会”这一平台,将以往分散的法治宣传、矛盾调解、治安防控等功能整合下沉至院落一线,实现资源聚合、服务落地。  
  在宣讲内容方面,“院落会”围绕群众实际需求,突出“法律+安全+政策”多元融合。法官、民警、司法助理员结合民法典、网络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等热点,通过真实案例以案释法。惠农政策宣讲员现场解答粮食补贴、医保报销等疑问,实现“政策找群众、服务到家门”。  
  不同于传统宣讲的“单向灌输”,“院落会”注重实效性与互动性,设置问答环节和“平安建言”讨论,引导群众从“被动听”转变为“主动问”“共同议”,极大增强了群众参与感。截至目前,“百场院落会”已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群众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安全生产隐患大幅减少,多项惠民政策“零距离”兑付。  
  “下一步,我们要让‘院落会’常态化、规范化,还要创新推出‘田间课堂’,把服务送到地头、送到群众心坎上。”民主镇司法所相关负责人称,他们将持续深化这一工作机制,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推动平安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