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3日
2025陕西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在大荔举办

本报讯(记者 赖雅芬 黄敏)金秋时节,硕果盈枝。10月10日,2025陕西乡村文艺创作座谈会暨文艺名家走进大荔采风活动在渭南市大荔县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由陕西日报社和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共同指导,陕西农村报社、中共大荔县委宣传部、大荔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举办,会期两天。省作协副主席方英文,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陕西文艺界》主编苗雨,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冯晓伟,省美协驻会副主席巨石,省作协社联部二级调研员赵刚,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靳铭夏,渭南市文联主席张力,大荔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潘燕等出席活动,杨舟平、冯旭荣、范墩子、任静等知名作家,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40余位乡村文艺工作者、爱好者齐聚一堂,感知大荔脉动,记录乡村新貌,为乡村文艺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秋染同州果飘香,艺聚大荔韵悠长。“这既是一场共叙友谊的文化盛会,更是一场百花齐放的文艺盛宴。今天,众多文艺名家齐聚大荔,既是对大荔文化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文化强县建设的激励鞭策。”潘燕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精心策划、精准发力,在文脉赓续、文化提质、文旅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在文化强县建设中奋勇争先,彰显更大作为。”
大荔古称同州,是中国枣乡、陕菜之乡、陕商故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农业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按照“大美大荔共同富裕”战略定位,以农业兴县、工业强县“双轮驱动”为引擎,以“三个率先”为抓手,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经济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社会好的大美大荔,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共同富裕。
“大荔文学生态良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他们在劳作之余,用手中的笔记录乡村的故事、时代的发展。”苗雨称,作为文艺创作者,只有深入生活、保持在场的状态,才能为经济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生活奉献出足够的智慧和热情。
大荔,千年河西地、关中米粮川。“今天,我省文艺名家和全省各地的乡村文艺创作者们共同走进这片生机勃勃的人文福地、产业旺地,希望大家用专业的视角、人文的情怀、奔放的笔触去发现大荔之美、书写大荔之变、礼赞大荔之新,让更多人认识这座千年古郡的新风貌。”陕西农村报社社长由文光说,作为省委、省政府指导农村工作的一份党报,陕西农村报始终高举“三农”大旗、坚守“三农”阵地,积极以生动性、服务性、鲜活性服务农村、服务群众。本次文艺名家和乡村文艺创作者通过活动走基层、接地气、听民声,一定会碰撞出思想火花,传递出更加美好的时代强音。
座谈会上,方英文为采风团授旗。随后,陕西农村报全媒体中心副主任、文艺副刊编辑辜希静就乡村文艺创作年度工作,以及一年来陕西农村报文艺副刊出版情况进行详细介绍。针对陕西乡村文艺创作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名家代表和文艺创作者争相发言、热烈交流。
与会期间,参会人员以及文艺名家、文学创作代表前往朝邑国家湿地公园、丰图义仓、安仁镇小坡万亩冬枣园、东城街道畅家村等地进行采风。他们将用文学视角定义大荔传统文化和现代农业之美,深度挖掘大荔县的乡村文化资源,用鲜活的作品推动本土文艺创新、激活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