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2日
“散装英语”大叔的国际朋友圈
本报记者 王东宇 实习生 辛垚泽
9月13日清晨,61岁的西安市民董永忠走向驻足观看地图的外国游客,一句带着陕西口音的“Hello,wel-come to Xi'an!”开启了又一次跨文化对话。这声问候背后,是他六年苦学英语的坚守,更是一位普通中国人向世界递出的文化名片。
2019年退休后,英语零基础的董永忠以单词本为伴,用“反复记、记反复”的“笨办法”攻克英语。“一个单词记上百遍,忘了就重来”,这份执着让董永忠在钟楼与英国游客的首次对话中收获惊喜——当对方用“Xi'an too”回应他对伦敦的称赞时,他发现“交流没想象中难”。
从此,钟楼檐下、回民街中、城墙根旁,常能见到董永忠手持手机与外国友人畅谈的身影。自2023年3月至今,他已对话200余名外国人,总结出“礼貌开口,就能拉近距离”的心得。西班牙情侣夸西安地铁、德国夫妻赞中国高铁、加拿大游客直言“中国最安全”……这些认可让他眼眶泛红:“这是对中国发展的肯定。”
董永忠得知记者要采访他,特意将采访地点选在古迹景区,让钟楼的巍峨、鼓楼的庄重、城墙的绵长成为视频背景。“这是西安元素!”他能精准报出城墙13.74公里的长度,细致描述肉夹馍的酥脆、biangbiang面的筋道,把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与烟火气讲给世界。
作为新西安人,董永忠见证了城市蝶变:“从仅1条地铁线到十几条纵横,发展太快了。”这份城市活力,成了他向外发声的底气。如今,董永忠的抖音账号不仅记录跨文化温情,更展现西安魅力。
在国际传播的浪潮中,董永忠用行动证明: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使者。这位西安大叔,正以最朴素的热情,把西安故事、中国故事讲给世界。
9月13日清晨,61岁的西安市民董永忠走向驻足观看地图的外国游客,一句带着陕西口音的“Hello,wel-come to Xi'an!”开启了又一次跨文化对话。这声问候背后,是他六年苦学英语的坚守,更是一位普通中国人向世界递出的文化名片。
2019年退休后,英语零基础的董永忠以单词本为伴,用“反复记、记反复”的“笨办法”攻克英语。“一个单词记上百遍,忘了就重来”,这份执着让董永忠在钟楼与英国游客的首次对话中收获惊喜——当对方用“Xi'an too”回应他对伦敦的称赞时,他发现“交流没想象中难”。
从此,钟楼檐下、回民街中、城墙根旁,常能见到董永忠手持手机与外国友人畅谈的身影。自2023年3月至今,他已对话200余名外国人,总结出“礼貌开口,就能拉近距离”的心得。西班牙情侣夸西安地铁、德国夫妻赞中国高铁、加拿大游客直言“中国最安全”……这些认可让他眼眶泛红:“这是对中国发展的肯定。”
董永忠得知记者要采访他,特意将采访地点选在古迹景区,让钟楼的巍峨、鼓楼的庄重、城墙的绵长成为视频背景。“这是西安元素!”他能精准报出城墙13.74公里的长度,细致描述肉夹馍的酥脆、biangbiang面的筋道,把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与烟火气讲给世界。
作为新西安人,董永忠见证了城市蝶变:“从仅1条地铁线到十几条纵横,发展太快了。”这份城市活力,成了他向外发声的底气。如今,董永忠的抖音账号不仅记录跨文化温情,更展现西安魅力。
在国际传播的浪潮中,董永忠用行动证明: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使者。这位西安大叔,正以最朴素的热情,把西安故事、中国故事讲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