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行走乡村看振兴
大棚蔬菜销路畅 乡村振兴底气足
  本报记者 靳天龙
  9月11日,在洛南县古城镇中联村宁农瓜果产业园内,200余座现代化温室大棚依次排列。大棚内,一株株西红柿长势喜人,青翠的藤蔓间,圆润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种植大户胡平正带着工人们穿梭其间,动作娴熟地采摘、分拣,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承包了村上20亩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还间作黄瓜、西葫芦,全部实行自产自销。”胡平一边忙碌一边介绍,“高峰期每天要雇五六名工人进行管护,一年可种植两茬,效益相当可观。”他种植的西红柿因品质优良、品相出众,在市场上备受欢迎,目前已销往西安、河南、山西、湖北等地,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网络。
  洛南县宁农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江洪算了一笔丰收账:“今年,合作社5户社员集中种植了200亩西红柿,果形大、口感佳,市场反响好。平均亩产约2万斤,批发价每斤1.2元,预计总收入可达500万元。”合作社从育苗、施肥、除草到采摘、分拣等环节,都优先聘请周边村民务工,全年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近年来,中联村依托宁农瓜果产业园,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形成了以西红柿为主,横溪小西瓜、辣椒等多样化大棚蔬菜种植的产业格局,通过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目前,宁农瓜果产业园已发展温室大棚240座,总面积350余亩,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园内配套建设了冷链仓储、产品分级包装车间和电商销售平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近年来,该镇在设施农业上持续发力,通过引进“金棚1号”“普罗旺斯”等优质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科学种植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断提升蔬菜品质和产量。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多家超市建立直供关系,开展线上销售,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
  在中联村,大棚种植不仅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还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大棚务工得薪金、入股合作得股金,让“钱袋子”越来越鼓。
  如今,在中联村周边,农资服务、物流运输、包装加工等配套产业逐渐兴起,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发展前景,纷纷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