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关注
陕西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本报讯(记者 赖雅芬 见习记者 辛雨)8月27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全省科技创新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成效。
  近年来,陕西以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为抓手,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在建设高能级合作平台方面,陕西共建设了3家国家级、15家省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中亚、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合作。近三年来,这些联合实验室共取得国际(国内)领先技术44项,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项,实施技术成果转让30项,孵化科技企业6家。并与相关国家共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1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8家。近三年,组织承办各类国际会议和论坛446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494人。输出技术223项、引进技术45项,实现国产化替代4项,突破技术瓶颈32项。
  此外,陕西支持杨凌示范区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建设了12个海外科技示范园区,累计辐射面积超3000万亩。2025年新建成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吉苹果示范园,完成了6057株苗木定植,预计苹果亩产提高300公斤以上,产量比当地果树增产30%以上。该示范园实现了中国种苗、设备、技术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示范推广,有效助推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科技会议展览方面,陕西已连续举办了九届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先后有17个国家和国内25个省(区、市)组团参展,超过14万人次到会参观洽谈。博览会达成意向合作256项,意向签约金额275.7亿元。
  在科技人文交流与人才引进方面,陕西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农业官员、技术人员 2600余名,通过“校招共用”方式帮助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57名。当前,全省持有效工作许可外国人3500余人,其中外国高端人才占比约20%。
  未来,陕西将继续纵深推进“三项改革”,积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推动陕西省“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再上新台阶。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