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一个小乡村的“召唤力”
    8月22日,将军村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游客带着小朋友在村里玩耍。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文/图
  8月22日,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蓝田县前卫镇将军村的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26岁的樊熙正在自家老宅改造的“浮生草木”茶陶工作室里,手把手教游客拉坯制陶;不远处,20岁的郭婉婧在村口的“凫咖啡会客厅”里,正为客人精心调制一杯冰美式。这两个年轻人的返乡故事,正在这个秦岭北麓的小乡村生动上演。
  “以前在昆明做摄影师,现在回村当起了陶艺师傅。”樊熙笑着擦拭着手上的陶泥。2023年7月,他辞去城市工作回到老家,将祖宅改造成茶陶工作室。保留着“壹玖捌捌年立柱架梁”字样的老屋梁,搭配现代化的陶艺设备,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融合。
  “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五拨体验者。”樊熙说,工作室与村里民宿合作推出的陶艺体验项目,已经成为游客必打卡的项目。来自西安的李婷正专注地在陶杯上刻画花纹:“没想到在乡村也能体验到这么专业的陶艺制作。”
  在村子的另一头,郭婉婧正在调试新到的咖啡机。这名“00后”大学生2023年暑假回到村里实习,没想到就此爱上了咖啡师的工作。“从拉花都不会到现在能独立研发新品,村里给了我成长的舞台。”她边说边在拿铁上拉出一朵精致的莲花。
  咖啡馆的前身是村里废弃的小学校舍,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土坯墙面,通过钢结构加固,加装落地玻璃窗,让老建筑焕发新生。
  更令人惊喜的是,65岁的村民李捧虎主动将自家房屋改造成“遇见”书屋。这个爱读书的老农笑着说:“现在年轻人回来了,村里热闹了,我的书也有人看了。”书屋里,村民和游客可以免费阅读,墙上还挂着李捧虎自己创作的诗歌。
  串联起这些变化的,是村里2023 年打造的“将军故里”民宿集群。民宿负责人苏乐介绍,项目盘活了20多间闲置农房,采用“政府配套+企业运营+村民入股”模式,运营以来周末入住率达85%,带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
  走进民宿区,白墙青瓦的关中民居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来自咸阳的张珮一家正在办理入住:“带孩子来体验乡村生活,没想到设施这么完善。”更让她惊喜的是,民宿区配套建设了共享菜园、观景平台和慢行步道,体验感更好。
  民宿的火爆带来了连锁反应。有人把自家院子改造成农家乐,旺季时一天能接待十几桌;有人利用乡村的和美风景,开起了露营基地;村里还新建了篮球场、足球场,组建了广场舞队。
  夜幕降临,民宿区的灯光渐次亮起。咖啡馆里,樊熙和郭婉婧正在交流创业心得;书屋内,李捧虎给孩子们讲着村庄的历史;广场上,村民和游客一起跳起欢快的舞蹈。这幅生动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白鹿原上徐徐展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