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陕西愣娃

  惠军明

  你看那渭河的水,裹挟着黄土,从秦岭山口“哗啦哗啦”地冲出来。这水一会儿分开,一会儿又汇合,最终在潼关汇入黄河,一路向东奔腾而去。就像这河水,陕西愣娃的血脉里,也流淌着一股粗犷而固执的劲儿。
  大家都叫他们“愣娃”。这“愣”,是强悍勇猛的劲头,外表看似冷峻,内心却滚烫如火;这“娃”,透着憨厚朴实,带着天真的实在。一冷一热、一硬一憨,构成了陕西人的筋骨与灵魂。他们在厚实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祖祖辈辈传承着秦腔般响亮的硬脾气,又像泥土烧制的埙,透着朴实与苍凉。
  愣娃的“愣”,从不是傻,是挺直的脊梁与不灭的心气。动荡年月里,关中平原走出的士兵,衣衫褴褛、武器简陋,却敢用血肉之躯挡在华北战场前沿。他们以胸膛为墙、以骨血为障,这份勇敢,纵是刀架颈间,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愣娃的“拙”,也绝非笨,里头藏着信义和厚道。正如关中诗人文源用方言道出的心声:“帮人不讲空话,实实在在没假话,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做人硬气没毛病。”他们过日子,就像一块厚实的锅盔馍,不花哨,却能让人吃得饱、心里暖。这种朴拙,到了文学大师笔下,更成了金子般沉甸甸的力量。《创业史》里的梁生宝,汗水浸透蛤蟆滩的土地;《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在漆黑的矿井下扛着生存重担,仍闪耀着尊严的光芒。
  愣娃的姿态,刚柔并济,像黄土地般沉默却蕴藏力量。秦腔一吼,仿佛能震破天穹,那是胸中翻腾的万丈豪情。这份豁达,让他们打心底敬畏脚下的黄土,也拥有了脚踏实地的安稳。
  所以说,愣娃是这片土地的山水精气所养。秦岭拔地而起,分隔南北;渭河携泥沙“哗啦啦”奔流不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骨头里就刻着沉默的硬气与最原始的厚道。他们不善花言巧语,只用筋骨作笔、血汗为墨,在黄土地上写下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