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打好特色产业牌 奏响乡村振兴曲
  本报记者 孙金龙 黄河
  8月11日,走进长武县洪家镇凤口村艾草生产车间,阵阵艾草香扑面而来,让人顿感神清气爽,几名工人正忙着把艾草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清洗、烘干、卷条等一系列工序,形成一根根艾柱,再被打包、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艾绒、艾枕、艾柱、艾香、艾垫等艾草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正是瞅准这一点,2017年,凤口村建起了先进的艾草加工厂,种植艾草20多亩,围绕艾草粗加工“做文章”。
  “现在,我村成立了艾制品加工有限公司,艾草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生产艾草系列产品,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1万元,带动了当地2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凤口村党支部书记陈治兴说。
  今夏,洪家镇长灵村种有“麒麟西瓜”300多亩,这几天,拱棚里的麒麟西瓜陆续成熟,皮薄瓤沙味甜的麒麟西瓜,吸引着周边的群众前来购买,瓜地变市场,销路不愁了。
  “今年,村上引进了客商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00多亩,打造拱棚麒麟西瓜种植示范基地。项目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农户可以实现由分散经营到规模化经营,让村民在家门口拿租金、赚工资。”长灵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平说。
  今年,长灵村麒麟西瓜长势喜人,亩产量达4000公斤左右,现在的市场价格达每公斤4元,预计亩均产值在8000元至1万元,集体经济效益达30万元。
  种植户杨建国说:“麒麟西瓜是经过培植的科研新品种,从开花到收获只需60天左右。而且瓜瓤细脆、味甜汁多,通过直销渠道销往上海、杭州、广州等各大城市,深受消费者青睐,可实现一年一种两收或一年两种两收,有效提高了产值。”
  苹果树里套种葫芦,你见过吗?在洪家镇曹公村高标准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里,黄澄澄的籽用葫芦铺满了果树行间,村民们正在忙碌地管护即将成熟的葫芦。
  “我家180多亩果园,属于幼树期,前期果园没效益,就套种了130多亩籽用葫芦,预计秋季收获亩产将达300斤。”曹公村党支部书记曹忠红说,现在葫芦籽的销路很好,亩收入最高可达2700元,一年的收益就有30多万元。
  艾草香,西瓜甜,葫芦美,一个个特色产业带来了民富、村强的美好画卷,奏响了乡村振兴的经济强音。目前,长武县发展设施瓜果约5000亩,年产值约1亿元。接下来,长武县将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整体振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