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30日
猕猴桃园里的“科技密码”
本报记者 张恒
七月暑气蒸腾,陕西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的230亩果园却凉意盈盈,喷灌滴灌同时在工作着,青绿的猕猴桃缀满枝头。7月19日,置身这片果园,从黝黑的土壤到整齐的枝头,从田间设施到分选车间,处处蕴藏着让果实更甜、品质更优的“科技密码”。
“猕猴桃的营养全靠土壤供给,这土就是果子的‘定制营养餐’。”园区负责人高志雄告诉记者,这里曾是一片普通的土地,建园时每亩投入30多吨有机质,深翻达一米。此后,每亩每年再追加10吨有机质,辅以果园生草技术,让杂草“变废为宝”成天然肥料。长年累月,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跃升至5%以上,钙、镁、锌等矿物质元素一应俱全。这片透气性极佳的土壤,成了猕猴桃根系生长的“乐园”。
枝头上的“生长智慧”也藏着大学问。高志雄介绍:“园区运用‘标准树形+合理负载’技术,严格控制每棵树的挂果量。宁愿少结果,也要让每颗果子光照均匀,营养均衡,品质才有保障。”
田野间的设施更显科技温度。连栋薄膜温室和简易避雨棚为果树撑起“保护伞”。“简易避雨棚每亩成本三五万元,比传统大棚便宜一半多,农民都能接受。”高志雄说,这些设施让果树在多变的天气里始终保持昂扬长势。
丰收在望,果品贮藏分选包装区严阵以待。15间冷库静候十月果香,三间“增氧控温”预熟库更是藏着甜度升华的秘密。高志雄介绍,预熟库通过精准调控,让果子在软化的同时完成淀粉到果糖的充分转化。针对不同品种的猕猴桃,他们不断优化工艺,通过软件系统智慧化管理,激发果实最佳风味。
分选环节同样充满科技感。自动分选线不仅高效,更兼具“呵护性”,在分选过程中不会损伤果子。“光学检测能识别糖度、瑕疵和内部损伤,柔性果托实现零损伤分选。”高志雄说,留下的都是“内外兼修”的好果子。
“光在教室里讲,农民听不懂;给他们看实实在在的效果,他们就愿意跟着学。”高志雄说,园区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园,用实际效益带动农户转型。
目前,园区已在眉县、扶风县等地建成2000亩示范园,20多个猕猴桃新品种在此茁壮成长。“脐红”“农大金猕”等新品种,正通过科技的力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七月暑气蒸腾,陕西杨凌国际猕猴桃创新创业园的230亩果园却凉意盈盈,喷灌滴灌同时在工作着,青绿的猕猴桃缀满枝头。7月19日,置身这片果园,从黝黑的土壤到整齐的枝头,从田间设施到分选车间,处处蕴藏着让果实更甜、品质更优的“科技密码”。
“猕猴桃的营养全靠土壤供给,这土就是果子的‘定制营养餐’。”园区负责人高志雄告诉记者,这里曾是一片普通的土地,建园时每亩投入30多吨有机质,深翻达一米。此后,每亩每年再追加10吨有机质,辅以果园生草技术,让杂草“变废为宝”成天然肥料。长年累月,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跃升至5%以上,钙、镁、锌等矿物质元素一应俱全。这片透气性极佳的土壤,成了猕猴桃根系生长的“乐园”。
枝头上的“生长智慧”也藏着大学问。高志雄介绍:“园区运用‘标准树形+合理负载’技术,严格控制每棵树的挂果量。宁愿少结果,也要让每颗果子光照均匀,营养均衡,品质才有保障。”
田野间的设施更显科技温度。连栋薄膜温室和简易避雨棚为果树撑起“保护伞”。“简易避雨棚每亩成本三五万元,比传统大棚便宜一半多,农民都能接受。”高志雄说,这些设施让果树在多变的天气里始终保持昂扬长势。
丰收在望,果品贮藏分选包装区严阵以待。15间冷库静候十月果香,三间“增氧控温”预熟库更是藏着甜度升华的秘密。高志雄介绍,预熟库通过精准调控,让果子在软化的同时完成淀粉到果糖的充分转化。针对不同品种的猕猴桃,他们不断优化工艺,通过软件系统智慧化管理,激发果实最佳风味。
分选环节同样充满科技感。自动分选线不仅高效,更兼具“呵护性”,在分选过程中不会损伤果子。“光学检测能识别糖度、瑕疵和内部损伤,柔性果托实现零损伤分选。”高志雄说,留下的都是“内外兼修”的好果子。
“光在教室里讲,农民听不懂;给他们看实实在在的效果,他们就愿意跟着学。”高志雄说,园区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园,用实际效益带动农户转型。
目前,园区已在眉县、扶风县等地建成2000亩示范园,20多个猕猴桃新品种在此茁壮成长。“脐红”“农大金猕”等新品种,正通过科技的力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