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难忘的笔记本
  辛恒卫

  20世纪70年代,我上小学,每当去供销社商店买东西,总要多看几眼柜台里的各种笔记本。那时候,作业本是用五分钱一张的油光纸裁成的小本子,笔记本则要好几毛钱甚至一块钱才能买到。
  那时候,记不清是老师的要求,还是各自的爱好,学生们都喜欢摘抄看到的好词好句。见同学用精致漂亮的笔记本摘抄,我心中无比羡慕,笔记本成了我梦寐以求的美好物件,可家里穷买不起。
  我从小喜欢语文,平时与语文老师亲近,小学毕业时想送老师个纪念品。送什么好呢?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送笔记本留作纪念最合适。没钱买,咋办?我就把家里的三枚鸡蛋拿到供销社,换了个精美的笔记本,还在扉页写下美好祝词。
  上了中学,我对笔记本的喜爱有增无减。同学们有时会互相赠送笔记本,我的同桌就收到过一本,有同学要转学到外地,临走时送给她的。那是本印有两朵玫瑰花的塑料皮包装的笔记本,我不止一次地拿起看。有一次,同桌说:“你这么喜欢这个笔记本,送你吧。”尽管心里特别喜欢,我还是拒绝了,毕竟这笔记本在我心里实在太贵重。
  直到1979年参军时,在欢送新兵入伍的座谈会上,武装部送给我一个笔记本,这也是我人生的第一个笔记本。红色塑料封皮上印刷着两位解放军战士持枪守护高原哨所的图案。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依旧完好地保存着。
  在部队期间,我在学习、训练之余读了《林海雪原》和四大名著,把《林海雪原》里杨子荣智取威虎山的精彩片段记在笔记本上;有时看报纸,也把为部队和国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和事记下来。这个笔记本见证了我激情燃烧的从军岁月,承载了我的青春时光。
  如今,每当开学季陪孙子买文具用品时,看到笔记本,总会勾起我无限回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