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乡村振兴期待更多新职业
  ■ 杨杰
  前不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了拟增加的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代用茶加工、牲畜经纪人等多个涉农新职业及新工种位列其中。
  在农业产业革新、消费需求升级的当下,新职业的出现更加体现了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精细化的势不可挡。从规范经营管理村集体经济活动,到以茶叶原料加工茶饮替代品延伸产业链,再到运用专业知识和数字技术推动牛市交易专业化、标准化……涉农职业的新变化与新内容也为越来越多人提供了实打实的就业新路径。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这些新职业并不是“花架子”,而是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助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然而,要让新职业在乡村“落地生花”,还要解决好诸多问题。技能培训、专业认证、权益保障等若是跟不上,新职业就很难真正扎下根,发挥价值更是空谈。另外,不能只把新职业当“噱头”,公众认知盲区也会制约其发展。
  职业“上新”,各方更要“上心”。相关行业应不断利用多种形式,生动立体展示新职业的工作内容、职业价值和发展前景,全面提高从业者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坚定其扎根乡土的信心与决心,真正让涉农新职业变成从业者眼中值得深耕的“新兴赛道”。
  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完善权益保障制度,让从业者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农业院校也要为新职业培训出把力,可借助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开设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不断拓宽从业者学习渠道,为新职业发展注入人才动能,还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只有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才能实现“引才”更“留才”。
  乡村振兴期待更多新职业,新职业将在广袤天地发光发热。多方协同之下,这些新职业不再只是个体的探索,而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为这片希望田野孕育出更多可能。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