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1日
念好“养羊经” 走上“羊光道”
张宏 本报记者 靳天龙
6月5日清晨,一缕阳光从山头斜射过来,羊群开始躁动,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中流村村民郭西宁拿着手机,蹲在羊棚里细心观察记录母羊与羔羊生长情况。这是他改扩建羊场以来,每天重要的一件事。
“西宁,最近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解决?”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郭西宁站起身拍打了身上的草屑。对于麻街镇党委书记梁博的询问,郭西宁说:“梁书记,啥都好着呢,现在改扩建的羊棚,加装了保温设施,彻底解决了冬季母羊产羔保暖问题,这下没有任何顾虑了。”
今年52岁的郭西宁种过中药材,收过废品,打过零工。2018年,他毅然回到家乡,开始发展生态养殖产业。
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郭西宁深切体会到优化品种带来的效益。“今年我买了2只萨福克种公羊,每只1万多元,目前在全区是最优良的种羊品种。品种优化后,羔羊10个月出栏可达175斤,售价2300多元。”郭西宁高兴地说。
好山好水养好羊,循环利用增效益。今年,郭西宁流转撂荒地30亩,种植高丹草喂羊,利用羊粪还田种草,既保证了饲料的绿色环保,又节约了成本,实现粪便综合利用,减少了空气污染。
看着活蹦乱跳的羔羊,郭西宁的眼神充满了坚定与期待,“我将对种养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探索订单认养模式,打造生态肉羊品牌,计划在五年内,存栏量保持在800只以上。”
6月5日清晨,一缕阳光从山头斜射过来,羊群开始躁动,商洛市商州区麻街镇中流村村民郭西宁拿着手机,蹲在羊棚里细心观察记录母羊与羔羊生长情况。这是他改扩建羊场以来,每天重要的一件事。
“西宁,最近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解决?”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郭西宁站起身拍打了身上的草屑。对于麻街镇党委书记梁博的询问,郭西宁说:“梁书记,啥都好着呢,现在改扩建的羊棚,加装了保温设施,彻底解决了冬季母羊产羔保暖问题,这下没有任何顾虑了。”
今年52岁的郭西宁种过中药材,收过废品,打过零工。2018年,他毅然回到家乡,开始发展生态养殖产业。
在多年的养殖实践中,郭西宁深切体会到优化品种带来的效益。“今年我买了2只萨福克种公羊,每只1万多元,目前在全区是最优良的种羊品种。品种优化后,羔羊10个月出栏可达175斤,售价2300多元。”郭西宁高兴地说。
好山好水养好羊,循环利用增效益。今年,郭西宁流转撂荒地30亩,种植高丹草喂羊,利用羊粪还田种草,既保证了饲料的绿色环保,又节约了成本,实现粪便综合利用,减少了空气污染。
看着活蹦乱跳的羔羊,郭西宁的眼神充满了坚定与期待,“我将对种养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探索订单认养模式,打造生态肉羊品牌,计划在五年内,存栏量保持在800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