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宝塔区因地制宜建设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杨磊 通讯员 郁小鹏 杨晓霞
  4月8日,记者走进延安市宝塔区川口镇川口新村,一排排房子错落有致,道路硬化平坦畅通,太阳能路灯整齐挺立,家家户户院中停放着私家车。村民张军喜上眉梢,他自豪地说:“从窑洞搬进了两层独院的平房,水、电、气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正是得益于好政策,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川口村党支部书记陈永阳介绍,2021年至2022年,川口村流转土地100亩,分两期建设了34座村集体大棚,建成了集中相连的花卉大棚,年收租金110万元。这些租金用于为全村334户967人缴纳医疗和养老保险,每年春节前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米面油和500元慰问金,对考上大学的大学生每人奖励3000元及其他公益活动。
  同时,川口镇高质量完成王庄村等200余亩老果园改造,同步推进新建示范幼园建设,在苹果产业链延伸和品质提升上下功夫,全面盘活资源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
  春日里,柳林镇南庄河村果农叶树材的高标准果园里,宝塔区果业局和柳林镇的果业技术人员在给果农们介绍果园春季管理技术要领。
  近年来,柳林镇对约5500亩的低效果园进行了改造,占果园总面积的15%,涵盖了南庄河村、吴枣园村等五个行政村。2024年,全镇苹果种植面积达5万亩,其中挂果园3.8万亩,全镇苹果总产量近1亿斤,产值达4亿元,果农仅苹果一项纯收入可达1.9万元,占个人收入的90%以上。
  如今,在宝塔区,一座座村庄、一条条沟道正在实现美丽蝶变,一片片沃野、一个个果园充满着蓬勃生机,农民群众喜笑颜开,幸福感和获得感节节攀升,一幅幅人和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宝塔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