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空心挂面实心做 带动群众共致富
    4月1日,村民信娇正在展示挂面。

  本报记者 张恒 文/图
  4月1日,记者走进三原县大程镇大程村,在三原众勤鑫食品加工厂的3米晾台上,一架架细如发丝、洁白光洁的空心挂面成为一道风景。在厂房门口,供货商刚刚送来一车面粉,负责人李伟正忙着收原材料。
  李伟告诉记者,在一次与乡亲们的闲谈中,他发现村里还有好几个人坚守手工空心挂面的传统技艺。这让他萌生了创办挂面厂的念头,下决心要让“老味道”走进千家万户。
  “要做出地道的空心挂面,关键在‘老把式’。为请村里做挂面的几个老师傅参与挂面制作,我三番五次蹲守在老人家门口,请他们到厂子当技师。”李伟说,要做出老味道,还得是传统的老手艺。师傅带着祖传的手艺进厂,和面、压大饼、手工盘条、上签、分面、醒面、上大架、自然晾晒、收面,传统技艺与标准化生产擦出了新火花。
  午饭时,承担第一道工序和面重任的师傅樊荣笑着说:“凭着这双手,我也能挣到高工资。”
  车间里,村民信娇正在分面,只见她熟练地把醒发好的面拉成面条。“这道工序是为了使面条更加筋道、爽滑 。”信娇说,像她这样的村民,在挂面厂还有32人,其中80%是妇女。厂子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优质小麦,每亩增收500多元。
  “上海的客户要500箱礼盒装”“西安的经销商追加了3000斤空心挂面”……更让李伟自豪的是,通过村镇以及县上的支持,现在他们的订单不断增多,让村民真正尝到了产业振兴的甜头。
  “下一步,我们打算建设智能化晾晒车间,用物联网技术控制温湿度。”李伟指着厂区西侧的空地说,他们正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研发富硒挂面,把这根空心挂面做成产业链,让更多人尝到三原空心挂面的味道。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