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20日
螃蟹鸭子进田间 生态种养助增收
本报记者 张恒
“嘎嘎嘎!”11月2日,走进富平县街子村产业园,只见层层叠叠的荷叶下,一只只鸭子三五成群,正在莲藕池里戏水、啄食。
这几年,街子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成九眼莲水稻生态循环示范产业园520亩,打造集产业、旅游、餐饮、研学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吸纳周边100多名群众进园务工。今年,村上在莲藕池里养鸭子,不仅鸭子长得好,莲藕也高产。
“‘藕鸭共生’是一种立体农业种养模式,鸭子捕食莲藕中的虫、草等,避免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同时,解决圈养肉鸭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提高莲藕品质和产量。”街子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玲告诉记者。
街子村依托温泉河上游的独特地理优势和富平地理标志产品九眼莲的种植传统,累计投资470万元建成九眼莲产业园区,结合“土地流转+莲地托管+进园务工+效益分红”模式,累计向脱贫户分红10万余元、发放务工费44万余元。
“我们目前还发展线上养鸭,也就是‘云养鸭’,只要客户交1800元,认养100只鸭子,我们一年提供100枚咸鸭蛋,连续邮寄两年。此外,我们将进一步推广‘藕鸭共生’种养模式,助力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王小玲说。
无独有偶,榆林市横山区充分利用无定河流域水稻规模种植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以“稻蟹”为主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以“种稻不施肥,养蟹不喂料”的纯生态种植、养殖方式,达到一水两用、一季双收目的,促进农户增收。
11月4日,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的稻田里,一只只手掌大的小螃蟹正在撒欢。稻田边上,64岁的村民常海珍正熟练地把蟹挑好装进筐里。
“我在这里务工十多年了,活不算累,一年大概收入2万元。”常海珍说着话,但手里的活一点没停。
“我们的养殖规模逐年发展壮大,从2013年的350亩发展到2023年的4万亩,养殖企业从1家到目前的34家,对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打造横山蟹田有机大米和‘陕北横山’稻蟹区域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宏强表示,稻田养蟹直接受益企业34家,带动养殖农户124户,增加162人就业,辐射近6万亩养殖水面。
如今在驼燕沟村,稻蟹亩产15公斤以上,亩均产值1500元以上,加上水稻收入,亩均产值4000余元。今年,横山区稻蟹综合种养面积4.2万亩,综合产值1.6亿余元。目前,无定河中下游稻渔综合绿色种养区已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河蟹稻田育苗生产基地。
“嘎嘎嘎!”11月2日,走进富平县街子村产业园,只见层层叠叠的荷叶下,一只只鸭子三五成群,正在莲藕池里戏水、啄食。
这几年,街子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成九眼莲水稻生态循环示范产业园520亩,打造集产业、旅游、餐饮、研学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吸纳周边100多名群众进园务工。今年,村上在莲藕池里养鸭子,不仅鸭子长得好,莲藕也高产。
“‘藕鸭共生’是一种立体农业种养模式,鸭子捕食莲藕中的虫、草等,避免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同时,解决圈养肉鸭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提高莲藕品质和产量。”街子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小玲告诉记者。
街子村依托温泉河上游的独特地理优势和富平地理标志产品九眼莲的种植传统,累计投资470万元建成九眼莲产业园区,结合“土地流转+莲地托管+进园务工+效益分红”模式,累计向脱贫户分红10万余元、发放务工费44万余元。
“我们目前还发展线上养鸭,也就是‘云养鸭’,只要客户交1800元,认养100只鸭子,我们一年提供100枚咸鸭蛋,连续邮寄两年。此外,我们将进一步推广‘藕鸭共生’种养模式,助力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王小玲说。
无独有偶,榆林市横山区充分利用无定河流域水稻规模种植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以“稻蟹”为主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以“种稻不施肥,养蟹不喂料”的纯生态种植、养殖方式,达到一水两用、一季双收目的,促进农户增收。
11月4日,横山区响水镇驼燕沟村的稻田里,一只只手掌大的小螃蟹正在撒欢。稻田边上,64岁的村民常海珍正熟练地把蟹挑好装进筐里。
“我在这里务工十多年了,活不算累,一年大概收入2万元。”常海珍说着话,但手里的活一点没停。
“我们的养殖规模逐年发展壮大,从2013年的350亩发展到2023年的4万亩,养殖企业从1家到目前的34家,对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打造横山蟹田有机大米和‘陕北横山’稻蟹区域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横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郭宏强表示,稻田养蟹直接受益企业34家,带动养殖农户124户,增加162人就业,辐射近6万亩养殖水面。
如今在驼燕沟村,稻蟹亩产15公斤以上,亩均产值1500元以上,加上水稻收入,亩均产值4000余元。今年,横山区稻蟹综合种养面积4.2万亩,综合产值1.6亿余元。目前,无定河中下游稻渔综合绿色种养区已建成西北地区最大的河蟹稻田育苗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