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明介绍泥塑作品。
孟乃琴在粉洗泥塑。
黄忠良制作泥塑。
凤翔泥塑艺博园展厅里的泥塑作品琳琅满目。
扫码观看视频
本报记者 方腾 文/图
初冬时节,宝鸡市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很是热闹,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笑脸盈盈和游客打着招呼。
走进村子,古色古香的民居精致有序;青砖铺路,处处彰显古朴与雅致;泥塑装扮,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享有“中国泥塑第一村”美誉的六营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因泥塑焕发新光彩。传承与发展,古老与鲜活,底蕴深厚的泥塑以强劲的生命力在六营村蓬勃生发,为乡村振兴书写生动注脚。
传承 激活文化生命力
走进六营村,穿过刻着“泥塑村”字样的仿古牌楼,遍布大街小巷的泥塑工坊引人注目,凤翔泥塑艺博园便坐落于此。近年来,凤翔泥塑声名远扬,国家级传承人胡新明也成为手工艺界的“明星”人物。
11月7日午后,刚送走一拨游客,胡新明还没来得及坐下喘口气,紧接着艺博园又迎来一个外省采风团。“这就是相继登上国家生肖邮票的‘平安马’和‘富贵羊’,‘凤尾鸡’和‘旺财狗’也先后在央视春晚、元宵节晚会亮相,‘兔团团’成为央视兔年生肖形象文创产品……”介绍起展厅里陈列的泥塑作品,胡新明如数家珍。
胡新明打小就跟着父母学习捏泥塑,与泥塑相伴40余年,对泥塑有着深厚的情感。“19岁那年我带着泥塑作品远赴美国展出。这段经历让我对这门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有了新的认识,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胡新明说。
然而,凤翔泥塑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胡新明告诉记者,以前虽然村里很多人都做泥塑,但单做泥塑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生计,于是大伙慢慢都出门打工了,坚持下来的人寥寥无几。当时,村里条件也很落后,道路差、通信差,阻碍了泥塑产业向好发展。
凭借对泥塑的热爱,胡新明咬牙坚持着。“1992年前后确实很艰难,我一边打工一边做泥塑。1996年,我向银行贷了款,加上那几年打工攒的钱全都投入泥塑。”胡新明说,从此他全身心扑在了泥塑制作上,不仅熟练掌握了传统技法,还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后来,泥塑逐渐暴露出易破损、生产工艺落后等问题。经过反复试验,胡新明终于研发出“摔不烂”泥塑,攻克了产品设计单一、模具制作缓慢且不易保存的难题,不断推动泥塑产品不断出新,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
胡新明不仅做到了“守艺”,还做好了“扬艺”。“要想让非遗走得更远,就要让它回归生活,更要适应现代的审美需求。”胡新明说,如今凤翔泥塑与时尚创意碰撞,涌现了很多贴合大众、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爆款作品。
为培养手工艺人才,传承非遗,胡新明成立了凤翔泥塑传习所,帮助更多人有了一技之长,捏出美好生活。
创新 开辟助农新路径
这边,凤翔泥塑艺博园展厅里游客攒动,胡新明忙着接待,讲解泥塑知识。另一边,泥塑制作车间里,泥塑师傅们分工明确,有序创作。
砸泥、出模、挂粉、勾线、上色……经过多道工序,泥土被重塑,拥有了鲜活的形态,同时被赋予了生命力。
孟乃琴左手扶着模具,右手持着铁勺,不断地浇灌初成型的泥塑,给“泥娃娃”换上了白衣裳。
“作品成型后用白粉汤浇灌进行粉洗,晾干后再浇灌,持续三次就可以了。粉洗完成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之后就进入勾线上色步骤了。”孟乃琴兴致勃勃地说。
孟乃琴从邻村嫁到六营村后,农闲时跟着家人学习做泥塑,至今已有20个年头。“以前是不忙的时候偶尔做一下,家里还是以种地为主。这几年泥塑卖得好,胡老师这里正好缺人手,我就来上班,既挣了工资,还学到了更精巧的泥塑制作工艺。”谈起现在的工作,孟乃琴喜上眉梢。
这些年,凤翔泥塑很受欢迎,村民纷纷重操旧业,靠做泥塑有了稳定的收入。村里不少老人也闲不下来,靠这门祖辈传下来的老手艺充实着晚年生活。
每天早上吃完早饭,74岁的邵万娥和老伴就开始制作泥塑。造型、制模,两人动作娴熟,配合得十分默契。邵万娥捏泥塑50余年,手艺精湛,村里的合作社收购她做的泥塑,按件计算,每月收入3000多元。邵万娥笑着说:“闲着也是闲着,捏捏泥塑,人有精神,心情也畅快。”
这几年,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六营村组建了泥塑专业合作社,村民们负责生产制作,合作社统一进行收购销售,泥塑产业从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全村268户1000余群众从事泥塑产业,2023年泥塑产值实现4860万元。同时,凤翔泥塑也吸引不少年轻力量的加入。
90后小伙胡锦伟是胡新明的儿子,如今也是一位泥塑艺人。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加入凤翔泥塑制作队伍。
短短几年,胡锦伟在泥塑创新上取得了新成就。“我们把丑萌风、国潮风引入泥塑设计,针对年轻人设计了萌宠十二生肖,让泥塑变得憨态可掬。”胡锦伟说,他还对一些经典的泥塑形象进行了艺术加工,在兼顾实用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围巾、背包、眼罩等,深受年轻人喜爱。
破圈 绘就乡村新图景
凤翔泥塑历经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求新求变,也引领六营村不断发展。从难以量产到打造成“中国泥塑第一村”,从村民的“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六营村依靠泥塑兴旺了乡村振兴,提升了群众收入。
非遗搭台,文旅经济唱戏。近年来,面对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泥塑发展的优势,六营村聚力打造六营民俗村,相继建成中国泥塑文化园、非遗研学基地,以“非遗+旅游”模式,以非遗保护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带动非遗传承,让泥塑更好地融入产业、融入生活。
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说:“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也带动更多村民从中受益。2023年,村里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8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2万元。”
65岁的黄忠良几年前在自己家中开办了泥塑工坊,起名“泥艺人家”,展示区的泥塑作品琳琅满目,每个都是他亲手捏的。
“我做的泥塑都放在店里卖,旅游旺季常常供不应求。游客就先预订,我做好了再给寄过去。”对黄忠良来说,做泥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更是一份事业,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充盈了内心。黄忠良说,当自己的手艺得到游客赞赏时,他打心底里高兴。
“未来我们村还将建设凤翔小吃一条街、传承人之家、关中民宿、文创中心、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安置就业300多人,年接待游客及研学学生80万人次,进一步助力非遗传承和当地产业发展。”廖卫军信心满满。
如今,凤翔泥塑在六营村“活”起来,六营村也借助泥塑成功“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