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行走乡村看振兴
种下胡萝卜 收获好日子

   通讯员 赵林祥  
  11月8日,在岐山县凤鸣镇仓颉庙村连片种植的千亩胡萝卜地里,绿茵茵的萝卜缨覆盖了田地。两台拖拉机来回穿梭,隆隆的机声里翻出泥土,也带出了红亮鲜艳的胡萝卜,个个玲珑饱满,肉色红润。村民们忙着捋土、分拣、装筐,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收获场景。  
  “仓颉庙村自古就有种植胡萝卜的传统,但都是农户单打独斗自产自销,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2019年5月,村两委筹资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在19亩集体土地上试种胡萝卜,当年出产的胡萝卜供不应求,第二年流转土地268亩,扩大种植规模,带动全村65户214人就业致富。现在,仓颉庙村5个小组380户村民全部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辐射周边2镇13村每年种植胡萝卜1万余亩,胡萝卜已成为当地群众主要农业收入来源。”仓颉庙村党支部书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长王宝红介绍。  
  仓颉庙村地处横水河沿岸,当地土质肥沃,土壤通透性好,加之沿河气候湿润,早晚温差大,为胡萝卜生长提供了适合的生长环境。该村出产的胡萝卜粗细均匀,底部为圆球状,表面光滑,红中透亮,群众称为“透芯红”。鲜食酥脆,甘甜可口,鲜美多汁,凉拌色泽红亮,香脆舒口,味道独特,是制作岐山臊子面的最佳佐菜。  
  2021年,仓颉庙村投资163万元,新建加工车间432平方米,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清洗机等设备。胡萝卜备受市场青睐,远销广州、上海、深圳、成都等地。  
  为加快仓颉庙村胡萝卜产业发展,合作社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农科院合作,创建了50亩“透芯红”胡萝卜提纯复壮原种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重点推广“两增五推一配套”技术,即增加种植密度、增施有机肥;推广优良品种、微喷灌溉、机械化作业、配方施肥、除草剂应用;配套病虫害绿色防控。同时,开展胡萝卜标准园创建,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肥使用率、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应用率均达100%。  
  近日,从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上传来喜讯,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组织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评选推广活动中,仓颉庙村“透芯红”胡萝卜入选全国十大优异种质资源。  
  “下一步,合作社将大力发展胡萝卜贮藏及深加工产业链,延长供应期,加强胡萝卜采后处理、分级包装、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发生产胡萝卜酱菜、胡萝卜干、胡萝卜汁、胡萝卜果脯等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王宝红说。小小的“透芯红”胡萝卜,种出了群众的红火日子,已成为仓颉庙村富民强村的优势产业。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